“確實!徐年還是很特麼知道怎麼製造氣氛的,上一場透過嘉賓玩出了花來,這場正常版流程,體驗感卻拉滿了。”

“特麼徐年這樣的選手在華語歌手圈真的是降維打擊,以後還有誰能跟他比現場節奏啊。”

“鄭歌神來了都不行,這是獨屬於徐年這小子的個人魅力了。”

“是啊,太爽了!”

“而且這小子太懂怎麼讓大家開心又給自己省力的方式了。”

“他開演唱會場場爆滿我一點都不意外了,該他這麼叼的。”

“不過網上應該要有熱鬧看了……”

“……”

…………

與上次演唱會不同的是,這一波的氣氛剛剛好適合偶爾瞥一眼手機螢幕連帶著線上衝浪。

再加上有些觀眾本就特別喜歡分享現場,以及徐年任何一次公眾行程都會自帶滔天熱度。

於是這會兒線上早就燥起來了。

起初線上網友們的關注焦點在一個小小的細節上。

“好好好,徐年你小子也有黔驢技窮的一天啊,才開過一場演唱會就趨於大同了?”

“都是些司空見慣的環節了?”

“嗐,我就說吧,沒有林嘉念大家不會滿意的,沒想到沒有林嘉念,你徐年連活都不會整了。”

“也就是他徐年人氣高了點,不然現場得多尷尬啊。”

“好好好,繼續這樣玩,下次我就能搶到演唱會門票了。”

“+1。”

“……”

“姐們這是現場回傳嗎?怎麼沒有徐年的聲兒啊,他在做乜嘢?”

“不對勁啊,不對勁!”

“確實不大對勁,怎麼他徐年還在臺上歇氣了?誰家開演唱會不自己開口唱的啊?”

“你們在現場的難道沒意見?這都不退票?打一打12345什麼的舉報舉報啊!”

“……”

不一會兒,這節奏就被帶起來了。

沒別的。

很多沒搶到票又或者從來沒想過要去現場的選手開始有點眼紅了。

怎麼一個簡簡單單的合唱環節還真給搞上純合唱了啊?

他徐年都不用開口了?

這要是換做我在現場,鬼曉得會有多麼開朗。

好好好,我不能去的現場你們就這麼玩是吧,那就別怪我線上衝你嗷~

於是,衝著衝著,直接衝出了新的風向乃至新的熱搜話題:

#徐年內娛第一混子

都不用看話題內的發言,光是這個話題名兒就知道這都是嘛意思。

酸了。

明顯的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