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說還有這樣那樣的圍觀吃瓜網民,好似在某一刻的忽然共情。

比起上一場演唱會,這一場帶給現場觀眾和線上網民的‘感覺’要更多。

無法忍住那份想要吐槽的心思。

再加上茫茫多的熱搜話題與熱點討論內容,這會兒的微博平臺可以說是非常的熱鬧了。

拿下頭條的話題是:

#徐年林嘉念合唱新歌#

緊隨其後的一些熱搜話題是:

#餘今CP#

#春天學冰雨,品愛情的苦#

#遠離地面接近三萬英尺的遺憾#

#沒有人能拒絕一場徐年演唱會#

#……#

有意思的是,起初的網友爭論是圍繞著這些熱搜話題的排序展開的。

“為什麼餘今CP不能上頭條,我不允許這對充滿宿命感的CP落後!”

“我也不允許,但我更好奇的是,徐年分明說過他沒救過林嘉唸的命,可為什麼還會這樣呢?”

“就是,不是說好的這一場沒有林嘉唸了嗎?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沒有最積極的搶票!”

“各位別光說啊,給我餘今CP頂上去,徐年這渣男也該被制裁了吧。”

“對哦,我忽然發現去年下半年好像沒有了徐年的緋聞,他現在是單身還是地下戀啊?”

“管他呢,先給他鎖死一下,換人就鬧!”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個叼毛浪子根本不在意,他本來就是廢墟啊!”

“而且以前不知道這小子為什麼每個緋聞女友都在天悅,現在知道這小子是大股東後覺得很正常了。”

“感覺這小子平素擺爛的時候都在品嚐愛情的苦,不然這些歌他怎麼寫出來的,這小子有點東西的。”

“話題轉的太快了,你是不是反串啊,別不是想給徐年他那新歌繼續上分吧?”

“……”

很快,熱鬧就變成了大型‘冰雨’研究現場,不管男女都化身成為‘雨學家’。

“南寧體育館的一場雨,澆出了我對愛情的渴望,怎麼辦怎麼辦?”

“吻別和三萬英尺還不能救你的戀愛腦嗎?”

“能不了一點!我太想品嚐了,我也是24歲半,我為什麼不能嘗一嘗愛情的苦呢?”

“對啊,就他徐年能一年談四五次戀愛,我也要,不就是冰雨嗎?這就學!”

“光說沒用,這首歌學起來容易,要唱出那種味道可不簡單,我是音樂生,我知道有多難。”

“技巧很重要,但那種情緒感染力更重要,我在現場聽著聽著都想上臺去跟徐年談戀愛了。”

“伱最好是聽出來的,不是見色起意!”

“……”

“廢話少說,想學冰雨的看這裡,我已經把冰雨給拆解了,技巧部分全都在這裡了。”

“技巧有什麼,跟誰不會一樣?我都拆出了吉他譜曲。”

“確實,技巧沒用,我已經摸到了一點點情緒渲染方式,希望在現場的觀眾能再發一發影片!”

“天悅怎麼這麼慢,上次的Live音源出來那麼快,這次怎麼這麼慢!”

“算了算了,忍痛支付30元,支援一下徐年的歌手夢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