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徐年這小子又偷摸當渣男了啊?(第2/4頁)
章節報錯
沒別的,藍星這個時代的版本名就特麼該叫……徐年。
好在李成也算是跟徐老爺混很熟了,腦子轉的很快,直接轉移了話題:“今天就先不急著理髮了。”
“明天五一,劇組放假一天。”
“五一後再剃髮來得及。”
“正好經過這個月的磨合,我們在執導科幻片上已經有了實踐基礎,五月份可以全面開工了。”
“估摸著半個月左右能拍完徐培強的戲份部分,正好徐培強戲份的場景是相對獨立的。”
見徐年看過來,陳一凡趕忙出聲表態:“是的是的,根據重新修訂的拍攝計劃,半個多月差不多。”
“也不能一會剃髮一會蓄髮的折騰你啊,正好‘空間站’是完全獨立的場景。”
“這部分本就是獨立成體系拍攝的……”
聽完,徐年只問了句:“那今天拍什麼?”
“正好還要補兩場還有頭髮的戲。”陳一凡回答。
於是就這麼定了下來。
事實上,正是因為流浪地球的獨特設計,分為空間站部分和泛地面含地底三部分,李成他們才最終選擇讓徐年出演兩部分劇情的主角。
也是因此,很多屬於泛地面部分戲份的演員至今都可以空缺著。
譬如徐年一直心心念念著要去邀請的法蘭西玫瑰格林阿姨。
以及重要配角‘韓子昂’的演員龍影帝都還不急著進組。
也不是不可以用更多、更大的場館佈景,分組同時拍攝。
更不是沒那個必要。
純純是因為主創人員在製作科幻片方面的經驗都不夠豐富,需要一步步積累。
不然也不至於三個導演之間吵吵成那個樣子。
這都是因為……經驗不夠,需要一步步摸索著前進。
科幻片或者說幻想類影片都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需要藉助諸多道具來塑造氛圍,充分展現真實,以增加觀眾沉浸感。
比如說定位是未來世界的流浪地球,總不能還是用一些現在的科技產物吧。
手機這種東西是不是應該升級更有意思的載體?
怎麼讓這些載體在拍攝階段具有更好的真實性可觀察性,是不是需要導演綜合劇組想辦法?
總不能連基本的科幻幻想框架都漏洞百出吧。
那……徐老爺的臉要被打爛的,他可是在奧斯卡頒獎典禮那樣的場合吹的牛。
此外還要結合流浪地球這個足夠新穎的框架去好好注重故事的結構啦,以及這個那個的藝術美學。
這些種種顯然都是對主創團隊的考驗。
…………
四月份最後一天就在樸素的片場日常中過完了,除了一丟丟小插曲,無風無浪。
五月份第一天,徐年起了個大早。
必須得說一句,他很滿意劇組這種良心安排,大好的五一假期就特麼該給大夥都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