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成片效果怎麼樣,至少以這些道具的準備,流浪地球足以在華語影視留下濃厚一筆!”

參觀完,徐年感慨著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別的先不說,至少科幻片的基礎真實性我們已經達到了萊好塢水準。”

旁邊一些人都表示了附和。

“沒想到現在影視系列的道具已經能到這個份上了,華語影視確實也該跟上時代了。”

“不得不說,道具真的很華麗,跟以前完全不是一個版本了。”

“減少了很多需要演員去克服的問題,剩下的都是簡單問題。”

“道具越好,越能映照出我們的表演水平,要努力起來了,哈哈……”

“……”

的確,道具到位了,演員的表演能力就會被額外的凸顯出來。

以前華語影視在道具領域相對比較敷衍,表演不好還有的賴。

現在……

道具到位,如果整體表演不理想,必然會被觀眾無限放大。

讓本來就一直被詬病的高片酬再次被拎出來議論了。

這裡面其實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現實現象。

大方向上演員片酬降低與否,不會很影響頭部明星,尤其是流量明星。

最終受影響的,一般是中堅力量。

至於演員這個行當的下層,那是另一回事,不是三兩句能說清楚的。

基本算是風風雨雨都與他們無關。

他們類似於打零工的選手,管你什麼這個那個,低於多少就直接不幹。

至於為什麼頭部選手不受影響。

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

一類是龍影帝這種專注演戲,靠實力打出來的頭部,他們具備一定的圈內地位,去拍戲基本是拿分成。

多數時候都直接是0片酬的。

所以片酬降低與否根本不影響他們。

一類是不斷跨行的頭部流量明星,典型的其實是類似陳祺那樣的。

有流量,也經常跑綜藝,也經常拍戲的選手。

他們大多數時候也不怎麼拿片酬,以及單獨演員這份職業的收入在他們的收入中佔比並不高。

大頭是各種各樣的商務行程收入。

最後一類是純粹頂流,典型的是成景。

流量無敵,綜藝常客,偶爾拍戲。

他們偶爾去拍戲其實更多的是保持主流融入度,錢不錢的沒多大所謂。

倒是說這類頂流如果很長時間沒有主流作品……指歌曲、影視劇,人氣消逝速度非常誇張。

儘管他們的主要收入來自商務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