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講,李成和莊輝就是沒有那個幻想能力。

陳一凡不僅有,而且很出色,至少在華語影視圈內是這樣的。

流浪地球第一部最有意思的點其實就在這個創意上了。

所以現在徐年根本不需要再多說什麼。

不論是劇情還是結構都可以用比較簡單……或者說效仿成功的萊好塢工業化思路就可以。

而且陳一凡+李成+莊輝這個組合確實很強了,一個負責充分幻想,另兩個負責做結構。

流浪地球第一部除了優秀且新穎的科幻創意,以及萊好塢工業化思路外,還有個很重要的特點:

雙男主的對照結構充滿秩序美感。

彼此呼應,有聯絡有對比。

當然,第一部不算嚴格意義上的雙男主,它的對照與秩序沒那麼美。

但……至少對流浪地球這個系列有過充分了解看過諸多解構的徐年從目前的劇本梗概中能看出來:

除了創意不夠大膽新穎以外,各方面都是達標的,符合災難片的特性。

其中一些劇情設計,譬如對應、草蛇灰線、結構上也還可以。

徐年也相信給陳一凡+李成+莊輝這個組合一些時間,有能力覆盤出第二部的那種廣泛震撼感……

………

“必須要帶著地球去流浪宇宙的點也很簡單,太陽危機之類的就可以。”

陳一凡愈發興奮激動。

“而且整體走向改動也不大,畢竟影視化終究是我們自己去詮釋。”

“發生在藍星地面上的危機和發生在太空中的危機本質上都差不多。”

“而且觀眾代入感完全不同。”

隨著陳一凡的輸出,李成和莊輝也加入了話題:“這樣結構設計更簡單了,情緒的順暢度會更好。”

“我甚至忽然感覺到了這個殼子的可拓展性……”

“完全可以不用侷限於透過一部一百多分鐘的電影全部詮釋。”

“……”

面對這場面,徐年並未插話,這已經超過了他的‘本職範疇’。

他至多至多隻負責給出一點點地球文學藝術優點。

更具體的部分還是要依賴藍星優秀的文學藝術創作者。

簡單點說……現在的話題他已經插不上話了。

任由幾人熱情的討論了一會,徐年這才不緊不慢的開口:“大方向沒問題可以談合作了。”

“對對對!”

“好好好!”

“……”

事實上,當陳一凡滿臉恍然,渾身激動得冒光的講著這些那些,這次會面的所有期待都已達成。

合作是必然的了。

需要磋商的只有具體的合作條款,以及最終利益分配。

包括一些必須要側重的重點。

譬如必須今年內上映的硬性要求,這對一個科幻影片來說,壓力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