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我打我自己,可惜也只能是我打我自己(4K)(第2/5頁)
章節報錯
當然,徐年本人並不在意這點小細節,他只是說了句:“成績不錯,不過好像最終結果不會很誇張?”
對此,孟朝拿出了團隊的專業分析預測資料:“午後應該可以短暫打破上一張專輯同期資料。”
“不過首24小時銷量應該只會在1600~1700萬份的區間,大約是《伍佰》的一半左右。”
單曲專輯《無賴》首24小時銷量是2660萬張,迷你專輯《伍佰》首24小時銷量3027.8萬張。
如今《伍佰年》首24小時銷量基本無望破兩千萬張。
意料之中的發展。
接著,孟朝給出了更遠景的推算:“熱門銷售期間,銷量可能停留在4000萬區間,難超越過去。”
“好在銷售額會輕鬆超越過去,目前已經超過了1.5億。”
這個推算同樣在意料之中。
很合理。
標準專輯銷量能到動輒三五千萬的銷售量,已經算是內娛獨一份了。
須知,退圈歌手林嘉念最輝煌的一張專輯也就銷售了兩千多萬張。
至於盛景華、鄭歌神他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發過標準專輯了。
再加上之前基本是實體專輯,銷量肯定不如數字專輯這麼好看。
無法橫向比對。
所以……
徐老爺已經是內娛歌手專輯銷量斷層式第一了。
與內娛其他歌手之間的差距……好吧,已經沒法用‘差距’這種詞來形容了。
畢竟內娛最頂流的歌手圈小群准入門檻也僅僅只是單張專輯銷售額破500萬。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門檻定義的是銷售額,不是銷量!
按照可比資料計算,大概是《伍佰年》上線幾分鐘內的銷售額。
單說頂流、雙料影帝等各方面的身份對歌手徐年的加持就已經很是恐怖了。
莫說歌手徐年從不將就,哪怕是標準專輯也絕對不放入湊數歌曲。
也不怪在銷售成績都還沒出來之前,華語音樂官方已經主動下場表明支援態度了……
…………
不僅徐年自身有關注首小時銷量與總銷量的聯絡,外界更關注。
拋開衝浪網民這一方先不談,內娛歌手們先瘋了。
還是那個門檻最高到單張銷售額超500萬,人數極少的歌手微信小群。
群內訊息正瘋狂刷屏:
“這個資料真的嚇人!按照過往數字專輯銷售資料分析,正常首日銷量應該能到2000萬張了!”
“首日倒不會那麼誇張,天悅和幾個大公司的資料分析預測是1600萬張左右。”
“標準數字專輯中,除了林嘉念外,目前內娛銷量最高的僅700萬張,不夠《伍佰年》兩小時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