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現階段的天悅根本不可能在徐年的任何營業資料上弄虛作假。

沒那個必要。

甚至天悅一直有團隊致力於維繫徐年的國內粉絲基數之活躍性。

以微博平臺為例,目標是基本只保留持續活躍的使用者。

圖的就是一個甭管別人粉絲總量多少,徐某的粉絲活躍度斷層第一。

而且其實年粉是另一個維度的統計口徑,預估總量500萬上下。

這部分才是徐年最大的人氣根基。

其次,天悅寧願砸數千萬上億的資金去買宣傳資源,也不可能刷資料。

因為現在給徐年刷資料沒有任何正面效果,只有負面效果!

到徐老爺這種層面的頂流,任何非常規運營都是減分項了。

遠比一般明星更容易積攢出路人厭惡感。

純純得不償失。

最後,連富哥們聯袂都沒有讓天悅旗下的‘天天悅聽’有任何表示,有的只是‘冷冰冰’的客服回覆。

“你好,我們沒有這項業務。”

富哥們想玩電影包場,誰也擋不住,這種事情也算是雙刃劍。

資料好看是好看,但會認為是刷票房。

要不是這些富哥們都比較有名,真金白銀砸下來,早就會出現比較大的負面輿論了。

只不過現在這個場面,屬實有點帶不動負面節奏。

富哥們一句‘你行你上’能給帶節奏的幹破防。

但是天悅肯定不可能用‘天天悅聽’這個好不容易才培養起來的生態平臺來背書。

事實上,‘天天悅聽’在運營上十分注重資訊透明度。

所以……

還不到12點鐘,《伍佰年》的銷量到底因為什麼又忽然‘暴漲’了一波呢?

是因為——

第一個方面:

年粉:

“原來我們家徐年還是有人支援的哇,銷量終於開始有點起來了?不枉我痛心疾首一波~”

“我就說吧,我老公的新專輯怎麼會被埋沒,肯定是宣傳不到位的啦,還好我們可以想辦法幫忙~”

“說真的,還是別錯過《伍佰年》吧,萬一我老公要回家娶我不玩娛樂圈了呢~/狗頭”

“……”

沒錯,年粉帶頭衝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透過唱衰來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伍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