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完電話那頭李成的嘰嘰歪歪,徐年老大不樂意的講說:“什麼情況啊,李導。”

“怎麼能隨隨便便提前開工呢?”

“這麼大一個劇組還有沒有時間管理?還有沒有計劃?還有沒有規矩?”

對面李成連忙打了個哈哈:“實在沒法,我在內地待不下去,必須得去香港避風頭。”

“唐探2的資方滿世界追殺我,說什麼這個那個的……”

徐年友善的給出建議:“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還是認命吧。反正這鍋我不接啊。”

“你們天悅也有份!”李成當時就急了,“天悅也是資方!”

聞言,徐年眉頭上揚:“那你這不是主動送上門來了嗎?”

李成索性直接攤牌:“你別管這麼多,反正明天下午開工。”

“行吧。”徐年想想還是同意了,“犧牲我兩天的假期,記得加錢。”

聽到這話,李成瞬間爽朗的笑了:“必須加,紅包都準備好了!”

這個……大概這個就叫新時代的‘編導演’關係,導演和編劇都須在頂流演員面前低眉。

不過,雖然不論徐某待過的哪個劇組片場都有這麼個光景,但跟新時代關係還真沒關係。

其他頂流轉型的演員在片場話語權重,說一不二,乃至陸明凱這種老戲骨能一言堂,基本都是因為帶資進組,以及‘小劇組’圖流量號召力。

所以這種形勢下,話語權關係的轉變,一部分是出於各取所需。

一部分是新時代人氣資料化,很容易滋生一堆膨脹選手。

當然,這些都跟徐某沒關係。

徐某正經靠的是個人魅力。

李成、莊輝、田文齊等導演,都正兒八經是上趕著來的。

真真的。

要不是有徐某,李成他一個拍文藝片拍到撲街的導演現在能抖起來?

他田文齊一個都沒人投資的導演能隨手打出20億票房?

他莊輝……他莊輝且等著看吧……

至於額外的,李成為什麼忽然要去香港避風頭,除了開玩笑的成分,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

唐探2現在的票房屬實有點太高了。

6天24億,40億票房已然穩如狗。

而這麼誇張的總票房,甚至可能沒有哪單個資方能拿到徐年那麼多的分成。

畢竟投資最高的一方也只能分到15%,而這15%是需要先扣除院線分成等等。

重點是,李成跟徐年簽訂的總票房分成協議。

所以,在資方分錢之前,還特麼需要先分給徐年總的7.5%。

總之,現在的分成模式,片方所有人加起來的總分成比例都到不了總票房的30%。

而徐年一個人能拿7.5%,什麼概念呢,資方想要拿徐年這麼多,起碼要佔分成的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