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獎項的獲得者都是參選作品中最眾望所歸的。

完全杜絕端水。

假設影片質量優秀,完全可以包攬最佳導演、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最佳女主、

最佳編劇、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最佳剪輯等乃至導演處女作。

顯而易見,至今為止沒有這麼叼的影片出現。

能做好一兩個方面已是殊為不易,而且不僅僅是做好就行,至少還要比同期參選影片強。

總之,就這麼說吧,現在已經有兩部可參選影片的徐老爺都還得再拍一部文藝片保個險。

無論規則怎麼變,因為從獎項注重的學術角度上來說,文藝片確實更有評選優勢。

雖然徐年之前公開表示金雞獎沒有不允許商業片參選,但其實也算忽略了評選方針。

想拿這個獎的前提是與規則調性相匹配,而不是期待獎項做出改變。

額外的,在這個評選年度裡,徐年準備了三部電影,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他沒有了退路。

如果這次拿不到金雞影帝,下次也很難再提起什麼興趣了。

已經是拼盡全力了!

別的不說,讓徐老爺這麼喜歡給自己放‘年假’的人一年拍兩部電影,都快讓人玉玉了。

跟大多數文藝片沒法像商業片那樣票房大爆,從而賺不到退休金,毫無關係。

單只是徐老爺沒有‘年假’了。

想著想著,徐年不禁暗歎,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賺夠10個億了……

………

抬頭看到孟朝望過來的目光,徐年簡單說了說,又問:“公司那邊沒找到合適劇本?”

“有一些篩選後的名單,硬要說合適的話,好像還真沒有。”孟朝回答。

轉而解釋道:“公司現在設立了影視大事業部,主要囊括編劇、演員、攝影、剪輯;

也有知名編劇加盟,劇本判斷能力還是有的,也有安排內部自創劇本。”

聽完,徐年隨口講了句:“這樣很難避免故意否定吧?”

孟朝回答:“有這種可能,不過避免方式很多,並不是只依賴公司內部職員。”

“放心好了,這些方面都不用你操心的。目前為止可能難避免讓你操心的事情是‘X’。”

徐年:“……”

對此,徐年暫時沒有太多的想法。

這個名義上定性為潮牌的產物,外界對它的期待與安排之複雜度遠超想象。

客觀說,是沒有充分溝通,在時間的作用因素下,衍生出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矛盾。

現在這個階段可能都談不上利弊這種詞。

不過那是要回到花城以後才需要去考慮的事情,與當下無關。

於是,徐年話鋒一轉:“也就是說,李成這波不是要插隊?”

“對,還沒到終選的地步。”

“所以是口碑還不夠硬?有好本子的人都藏著掖著不想拿出來給我拍?”

“你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