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漢城申辦奧運會,是韓國政府“和平統一外交政策”的一個重要步驟。

實際上韓國為提高本國的國際形象和國際地位,從1973年就開始制訂了該政策,並倡導“門戶開放”,措施之一就是積極進行體育文化外交,並爭取主辦1986年的亞運會和1988年的奧運會。

因此,對這屆奧運會韓國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援。

漢城於1981年11月1日成立籌委會,集全國各有關部門,包括工商、企業、建築、文教、藝術、傳播等優秀人才於一體,積極開展各項籌備工作。

當時,韓國政府不顧揹負高額外債的壓力,撥款9億美元資助奧運會的籌備工作,將其中的55%用於競賽場地、奧運村、記者村以及新聞中心等硬體建設,將45%用於美化市容、修建奧林匹克公園、改善醫療服務、提高接待質量、搞好宣傳報道等軟體建設。

此外,加上一些間接投資,漢城奧運會的投資總額合計約為30億美元。

而主導這一國際盛會的韓國總統正是被譽為“獨裁繼承者”的全鬥光。

全鬥光能夠在那個年代堅持申辦奧運會,一方面為了彰顯韓國的“大國風範”,另一方面主要為了緩和國內嚴峻的政治形勢。

眾所周知,全鬥光是靠著政變上臺的,在執掌韓國大權之後,採取的統治策略也是高壓策略。

可以說在那個年代,韓國民眾怨聲載道,為了挽回形象,穩定形勢,全鬥光迫切需要舉辦一次大盛會來彰顯自己的執政能力,而申辦奧運會就成了重中之重。

事實證明,漢城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當真為全鬥光和他的繼任者盧泰宇博取了一些好名聲。

韓國人自大的心理,在奧運會成功舉辦後得到釋放,那些對政府心存怨言的頑固分子也稍作歇息,沒了之前那麼強烈的抗爭。

作為過來人,杜永孝當然清楚這些,因此才會指使顏雄當面對著全鬥光等人提出“舉辦奧運會”,並且承諾幫助他們搞好奧運會的比賽場所。

全鬥光目光閃爍一下,目光從顏雄身上移到杜永孝身上,他知道,這一切都是杜永孝在決定,顏雄只是幫忙演戲。

“杜先生,你可知道成功申請奧運會有多難?”

“我當然知道。不過信我,這次你們絕對會成功。”杜永孝笑道。

“你就這麼肯定?”全鬥光詫異,死死盯著杜永孝。

“是的,一定會!透過我的關係,再加上金錢開路,就一定行。”杜永孝語氣篤定。

上一世,全鬥光這些人就是靠著拿美元賄賂奧委會獲得申辦權,杜永孝清楚的很。

全鬥光心思動了。

他看一眼盧泰宇等人。

大家也看著他。

全鬥光再次看向杜永孝:“那麼你可知道成功申辦之後要建設多少場館?”

“大概三十四五座吧。”杜永孝端起咖啡輕描淡寫道,“如果加上各項輔助訓練場,可能要更多一些。”接下來杜永孝更加詳細地講了建設內容。

事實上,漢城為舉辦本屆奧運會共修建了競賽場館34座,以及各項輔助訓練場地。

奧林匹克公園佔地56500坪,除主會場外,園內還設有腳踏車、舉重、擊劍、體操、游泳及網球共6個場館,而且完成了公園綠化的目標,開發了供民眾休閒娛樂的功能。

各個場館均採用現代化與標準化的設計,並且符合多功能的要求,許多場館可隨時提供相關的競賽與訓練條件,游泳池冬天可用溫水,配合空調可不受氣候的影響。

奧運村和記者村都是公寓式的建築,會後可以出售。

另外還修了一個直達市中心的交通系統,使之成為交通方便、環境幽雅的新區。

此刻,杜永孝簡單地將前世知道的一些內容揀了一些講給全鬥光他們聽。

全鬥光等人聽得目瞪口呆,像看天人一樣看著杜永孝,他們萬萬沒想到杜永孝準備這麼充足,竟然連他們韓國如何舉辦奧運會,奧運會場地有多大都思考到。

顏雄在一旁也是聽得目瞪口呆。

他本來只是按照杜永孝吩咐提出舉辦奧運會這個概念,卻沒想到杜永孝對這個概念分析的這麼全面,簡直可以直接記錄下來當成模板。

等杜永孝把想要說的全部說完,全鬥光等人還沉浸在驚訝中不能自拔。

無奈,杜永孝只好喝幾口咖啡,等他們回過神。

須臾——

全鬥光等人才魂不守舍地回過神,彼此看一眼,從對方眼神中都看到了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