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如日中天】(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那些大小軍閥宣誓要聽從杜永孝安排,效忠杜永孝時候,杜永孝第一時間用錢收買了他們手下心腹。
讓他們取而代之,把這些老軍閥,集體拉下馬!
這一招“以新代舊”屢試不爽,那些新人急著上位,根本不管這些老軍閥平日對他們多麼好,義氣和忠誠四個字在金三角從來都不存在。
在這裡,只有赤果果的金錢,還有為了金錢而殺紅眼的權力。
事實上,杜永孝也知道,靠著這些新軍閥來維持金三角的繁榮穩定根本不是長久之計,就像顏雄說的那樣,這樣做只能是養虎為患。
不過杜永孝卻輕蔑一笑,對於他來說,這些人根本不能算是什麼大老虎,頂多只是一些桀驁不馴的花狸貓。想要掌控這些花狸貓其實很簡單,給他們吃的,並且每天都教訓一頓,讓他們畏懼,害怕,不敢滋生半點造反心思。
當然,這樣做也不是長久之計,在杜永孝的計劃裡,取代這些人的將是未來的金三角人民。
人民群眾的力量是最強大的力量,杜永孝依靠的,未來要發動的也是群眾的力量。
杜永孝要給予他們一切需要的,比如現在生存所需的,食物,衣服,住所,未來所需的體面工作,子女受教育,在社會中的福利待遇等等。
杜永孝給予他們自尊,給予他們幸福生活,唯一的要求就是擁護自己!
所以在這方面,杜永孝著力從“教育”下手,給播求下達命令,在金三角全面開展“兩運一展”。
兩運分別是“扶貧運動”和“掃盲運動”,一展則是“打倒軍閥開展新生展覽活動”。
首先——
杜永孝給了顏雄一千萬美金,派遣顏雄作為督導員,在播求的配合下給金三角所有平民百姓“送溫暖”,展開全方面大規模的“扶貧活動”。
給那些飽經戰亂的民眾送大米,糧油,給他們翻修房屋。
另外還給他們送去務農用的牛犢,圈養的奶牛和奶羊,以及豬仔等。
按照杜永孝的意思,“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還是要教會這些人自食其力才行,不能總靠政府幫扶。
實際上這裡的民眾也很想好好過生活,也想要好好種地,養牲口,搞好小家庭,奈何之前軍閥不斷混戰,為了籌集軍費不允許他們種植莊稼還有其它經濟作物,只讓他們種植罌粟。
他們好不容易養個雞鴨牛羊,一打仗就被那些痞子士兵搶走,連毛都不給他們留一根。
所以說,不是他們不想種地養牲畜,是形勢不允許他們這樣做。
現在杜永孝靠著強大的經濟能力和軍事能力一統金三角,讓軍閥割據局面徹底翻篇,這些窩在金三角今天不知明天事,生死有命的苦難民眾才算有了出頭天。
除了經濟扶貧之外,更厲害的是杜永孝竟然根據上一世“南泥灣”來發展金三角。
百年前的南泥灣人煙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產和經濟都十分繁榮。到了清朝中期,清統治者挑起、民族糾紛,互相殘殺,使這裡變成野草叢生、荊棘遍野,人跡稀少,野獸出沒的荒涼之地。
再後來到了1941年3月,我們的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讓南泥灣變成了俏江南。
可以說南泥灣精神是我們戰鬥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核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戰勝困難,奪取勝利。
現在,杜永孝直接把“南泥灣精神”複製下來,用到現在的金三角。
以至於金三角人民立馬開始了似火如荼的大生產運動。
杜永孝要求播求等諸多軍閥將領,以身作則,主動開展大生產,並且為播求等頭領親自題詞,給播求題詞“任勞任怨黃牛精神”,並嘉獎了播求所屬的軍隊將士,命名為“開天闢地急先鋒”。
與此同時,杜永孝責令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和寶麗金唱片公司諸多藝人趕赴金三角做“慰問演出”。
香港嘉禾電影老闆鄒聞懷,以及寶麗金唱片公司總裁顏雄等致慰問詞。
黃霑作詞,顧嘉輝譜曲。羅文演唱的名曲《獅子山下》,經過改編成了《金三角上》唱道——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
我們大家,在金三角上相遇到。
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人生不免崎嶇。
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