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2【百億大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1976年5月13號。
對於很多香港人來說,今天也不是什麼黃道吉日,更不是什麼節假日,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上班,等著下班,耳邊聽著老闆吼吼,為一日三餐,為了養家餬口,忍受一切精神折磨和體力勞動。
但是此時中環的香港證券股票交易所內,卻不復之前的清冷,人頭攢動,大廳頭頂數十個吊扇呼呼啦啦的轉動著,即使全部開足馬力,依舊讓人感覺燥熱難當。
再看那些股票經紀,即使悶熱異常,一個個西裝革履,打扮的一絲不苟,很有敬業精神,實在忍不住,才會掏出手帕使勁兒擦拭額頭汗水。
在他們面前,長長兩列足有上百部電話,其中十幾個股票經紀人正對著電話大聲通話。
因為悶熱緣故,再加上週圍太喧譁,他們通電話的聲音很大,以至於你站在門口都能聽到他們在講些什麼,讓人感覺這裡不是股票行,而是菜市場。
實際上,並不是這些股票經紀沒有禮貌,不懂得斯文莊重,而是香港證券股票交易所從當初成立時就訂立了規矩,嚴禁股票經紀在進行交易或者報價時輕聲細語,尤其不能交頭接耳咬耳朵。
像這種中國傳統商人最習慣的方式,完全不能出現在交易所。
說白了,股票交易所是鬼佬創辦的,鬼佬們不信任這些中國人,所以規定他們的通話聲必須大聲,讓大部分同行聽見,防止股票經紀之間串謀作弊。
孟慶松是這邊股票行的經紀經理,祖籍是山東威海,長得魁梧高大,與他細膩的內心和工作態度反差很大。
他今年三十五歲,正是一個男人成熟穩重,事業心強,業務上升時期。
孟慶松不但自己優秀,率領的團隊也很優秀,尤其得到鬼佬上司賞識,在香港認識很多有錢大佬,其中就包括他最近的“貴人”利兆亨。
利家在香港財大氣粗,這個誰都知道,據說曾經有個小經紀人攀上利家之後,就一飛沖天,不但業績突飛猛進,還賺錢多多,直接深水埗最好地段買了房子。
所以在這些經紀人內部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想發,找利家!”
孟慶松對利家嚮往已久,只是苦於沒有機會和對方接觸。準確講,他雖然是股票經理,卻還沒有資格和利家這樣的大佬接觸。能夠和利家做生意,代替利家炒股的都是這裡頂尖的好手,準確講都是那些喝過洋墨水,身份是英籍的鬼佬或者華裔。
很可惜,孟慶松雖然很優秀,卻是中國貫,在香港屬於三等人,連印度三哥都不如,所以像利家這樣的大家族根本不會和他有所接觸,讓他幫忙炒股票。
只是孟慶松沒想到,這一現象會在一週前打破。
那天鬼佬上司史密斯說要介紹一個大人物給他認識,看鬼佬神情態度,很小心謹慎,甚至眼神還有一絲嫉妒。
孟慶松猜測那人是誰?
等到在維多利亞咖啡廳見面之後孟慶松才大吃一驚,對方赫然是利氏家族二少爺——利兆亨!
利兆亨可算是香港一等一的風雲人物,尤其最近今年,靠著幾次大生意名聲更是響徹香江上下。
孟慶松不知道像利兆亨這樣的牛人為什麼要找自己?他猜測可能與炒股有關,畢竟自己的專業,和擅長的就是這些。
酒席間,利兆亨並未立馬透出來意,只是捧了孟慶松幾句,誇他在股票上面技術精湛,功力深厚,之前做的幾個方案都很OK。
孟慶松雖然知道這些都是客氣的場面話,心裡卻還是十分受用,覺得這位利家二少爺不但才智出眾,還這麼平易近人,謙虛謹慎。
頓時,孟慶松對利兆亨產生很大好感。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利兆亨這才把話題引到炒股上面,一連串詢問了孟慶松好幾個關於股票技術層面問題。
孟慶松對答入流,對每個問題都謹慎對待,認真回答。
孟慶松這個態度也獲得利兆亨好感,點頭表示認可。
等到這種默契的“考核”結束之後,利兆亨這才說明來意,想要聘請,準確說招募孟慶松為自己工作,他打算在最近這段時間做一件大事,需要一個得力乾淨,看孟慶松很不錯。
孟慶松不清楚利兆亨為什麼會找上自己,鬼佬上司史密斯卻是知道的,為了找到合適人選,實際上利兆亨已經派人在股票經紀行調查很久也觀察很久,最後才篩選出三人,孟慶松就是三人當中最優秀,也是最關鍵的一位。
對此,史密斯很吃醋的,或者說對孟慶松很嫉妒,畢竟能夠被利兆亨這樣的人看重,未來一飛沖天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前途不可限量。
奈何,鬼佬史密斯也有自知之明,他除了國籍是英國人,面板是白的,眼睛是綠的這些優勢外,和孟慶松比起來,其他都比不過。
孟慶松代表了香港無數才華橫溢的華人股票經紀,這些人聰明勤奮,又任勞任怨,只是因為面板問題,才會被他們這些鬼佬當成下屬,呼來喝去。
現在利兆亨挑選的是人才,不是國籍,更不是膚色是白是黃,孟慶松才能脫穎而出。
孟慶松沒想到自己今天會撞大運,會被利兆亨這樣大人物看上,當利兆亨親口招攬他時候,一激動,孟慶松差點就滿口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