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4【司法大佬】(第1/2頁)
章節報錯
“香港始終是我們英國人的香港!”
柴灣,高爾夫球場。
警務處長羅森姿態恭敬地站在一人身後,看著對方打球。
此刻說話那人是個白人老者,頭髮花白,鷹鉤鼻,顴骨很高,一雙碧綠眼睛充滿傲慢。
“如果你再繼續放任那些華人警察,未來我們英國人在香港的根基會變得很糟糕。”白髮老者手持高爾夫球杆,望著擺在地上高爾夫球,姿態優雅,一杆揮出!
啪!
白色高爾夫球在半空劃過一個漂亮弧度,落在前面果嶺。
“好球!”羅森鼓掌道。
老者回過頭,把球杆遞給球童,接過僕人遞上來的白色毛巾,擦擦額角,望向羅森:“那個陳志超本來是一條很聽話的狗,可惜,這條狗卻被你維護的那頭老虎咬瘸。”
羅森忙解釋道:“杜永孝很不錯的,精明能幹,在蘇格蘭場那邊——”
老者打斷羅森的話,“精明能幹又如何?我們英國人不需要能幹的中國人,我們需要的是乖乖聽話的中國狗!那個杜永孝,聽話嗎?”
“這個——”
“從你這個反應就可以看出,他不聽話!”老者朝羅森露出一個輕蔑眼神,把擦完毛巾遞給他。
羅森忙伸手接過,姿態恭謹。
他作為香港警隊一哥,地位超然,平時都是別人伺候他,巴結他,可唯獨在眼前老者面前,羅森不得不放低姿態。
眼前這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大英帝國爵士——百里渠!
除此之外,百里渠更是香港司法局大佬,掌管司法大權,就連港督戴靈芝都對他高看一眼。
尤其在戴靈芝初期執掌香港時候,百里渠輔佐他解決了香港最大的“供水危機”。
六十年代的香港,吃水緊張。尤其在戴靈芝任內,香港曾經在1967年夏天發生嚴重的旱災,當時戴靈芝曾一度宣佈實施制水,實行“四天供水四小時“的政策。
為了解決供水不足的問題,戴靈芝上任後不久,百里渠作為他的參謀,參與談判,使得港英當局正式與中國內地政府於1964年4月22日達成協議,確認自1965年3月起,內地的供港水量將由1960年的每年50億加侖,增加至每年不少於150億加侖,摺合即每天供水約6,200萬加侖,而售價則為每1,000加侖1.06港元。
後來在1967年,百里渠又建議在獅子山鑿洞,引水自船灣淡水湖至市區以防範旱災,而到1968年,船灣淡水湖落成,香港的水荒才得以暫時舒緩。
1970年,也就是今年,百里渠又建議港府斥資2,800萬,加高船灣淡水湖的堤壩高度,以及擴建沙田濾水廠,使沙田濾水廠的濾水量由每日的8,000萬加侖增至1.75億加侖,為解決香港人飲用水問題打下基礎。
可以說,這兩大工程的開建,直接把百里渠的名聲和地位推升至一個新高度,也使得他今年問鼎司法局,成為大佬中的大佬。
“那個杜永孝,我聽過很多關於他事情。”百里渠走到遮陽傘下,坐到靠椅上。
羅森走過去,卻不敢坐下,而是站立一旁。
“年輕氣盛,逞兇鬥狠,這些我都能忍!可唯獨他做事太絕,這種人很不容易控制。”百里渠開啟櫻木盒子,取出一支雪茄在鼻尖聞了聞,這才又拿了雪茄剪,剪短雪茄帽,咬在嘴上,用打火機慢慢燒烤。
“比如說這次掃毒,本來是一件好事兒,卻搞得香港大亂。那些癮君子犯了病滿大街犯事兒。還有那些靠毒品搵錢的社團,沒了財源,就打家劫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