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葉寒當初的助農直播火了以後,很多縣裡、鎮上、甚至村子都學著開了賬號,自發地帶起了自家的農產品。

雖然沒有花裡胡哨的話術和精美的背景板,可現在網友更喜歡這種原生態的樸實之感,產品倒是出人意料地好賣。

看到村民們過得好,葉寒當然欣喜。

他今天來還有一件事,就是再去看看小太陽小學。

於是在開席之前,數學老師範貴峰自告奮勇給他當起了導遊。

範貴峰是涼山縣本地人,也是當年考到省城的優秀師範生,在得知大山村的時候,他毅然決定了回來建設家鄉。

現在他不僅教數學,還是一個人能當五個人用的德育主任。

在範貴峰的講述下,葉寒聽到了很多好訊息。

《夜空中最亮的星》成了小太陽的校歌。

高年級的學生學習格外刻苦,有幾位已經被縣裡的重點中學鎖定。

學校擴招,現在學生已經擴大到四百人的規模,明年有望朝六百發展。

酒廠現在效益好,等明年,村裡也許可以不用接受葉寒的資助,獨立承擔學生們的學費。

“葉老師,現在咱們得教學樓可跟剛建校的時候大不相同了,您跟我來。”

正當範貴峰準備帶葉寒遊覽教學樓的時候,卻見他停下了腳步。

“範主任,我想先看看老師校舍。”

範貴峰雖詫異,卻還是遵循他的意思轉換了目的地。

雖然一開始建校的時候儘可能地考慮到了教師們的需求,但由於大山村能提供的條件有限,老師們的居住環境還是樸素到了極點。

一張簡易單人床,一張木書桌,浴室及廁所還需要公用。

住在交通不方便的村子裡,再加上涼山縣本身就地處偏遠,很多老師一來學校,兩三個月才能進一次城,家遠的老師過年甚至都不能回家,留在大山村時間最長的一位老師,已經三年沒有回家了。

教師本就是辛苦的行業,而山區的教師更是值得尊敬的戰士。

再加上各地還有十三所學校在建設中,葉寒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老師們的困境。

最近他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在慈善基金裡分出一個版塊,專門為老師們留出獎勵空間。

比如說,半年、一年的激勵表彰,特殊貢獻獎等等,以及儘可能的生活補貼。

他暫時想將其取名為——園丁獎。

至於如何試行,他捐建的第一所學校當然是首當其衝的試驗點。

得知葉寒的想法後,範貴峰在原地站了許久。

教師這個職業,似乎一直與無私與奉獻二字繫結在一起。

作為支教老師,他們更是需要抱著不求回報的心態,付出比普通老師多幾倍的精力和時間。

有時候,也不是沒有怨懟。

可學生至上永遠是他們心裡的第一準則。

像是一直在家沉默寡言的父親終於被孩子看到了付出,範貴峰心裡有種五味雜陳的感覺。

他心中湧起了許多句感恩的話,最終卻化為簡單的“謝謝”二字。

學校的大部分老師都心懷理想而來。

可單靠理想並不能填飽肚子。

葉寒卻在努力平衡這兩點。

其實能讓他們堅持下去的並不是麵包,也許只是一句簡單的承諾和關心。

範貴峰快速收起了情緒,又當起了激情滿滿的導遊:

“葉老師,我們去看看教學樓吧?”

看看園丁們種下的種子,是否結成了青澀的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