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拜訪君侯 叔侄相認(第2/3頁)
章節報錯
莫非什麼呀,就是。李博冉稀裡糊塗的跟著進入侯府,怎麼邁進門去的,都不知道。等坐到凳子上,還精神恍惚呢。太不可思議了,自己竟然,跟著當今聖上小遊近一日,竟然不知道是皇上,還兄弟相稱。還一起喝酒吃飯。李博冉徹底懵圈了。
瑜佳這邊同皇帝二人聊得正歡時,皇帝扭頭看到李博冉,跟丟了魂似的。方想起前後緣由,知道這李博冉,不知道自己是皇上,被嚇到了。於是笑著說道:“博冉兄弟,博冉兄弟?”
連叫兩聲,李博冉方才緩過神來,急忙翻身跪倒:“請陛下恕罪,小民確實不知,您是皇上啊。”
皇帝笑著說道:“哎,博冉兄弟,莫害怕,朕又不是那,大凶大惡之人,你怕從何來。朕也沒有理由怪你。所謂,不知者不怪。再者,你我二人一見如故,難道你有位皇兄,不是件光彩之事?”
李博冉急忙,再叩首,說道:“草民不敢!”
皇帝笑著說道:“賢弟,起來,坐著說話,跪在那裡成何體統。”
李博冉急忙起身,隨後言道:“謝陛下”方坐回位子。
這邊瑜佳不知,是什麼情況,也沒好插言。只是目光,看向二人,有些不解。以為李博冉是皇帝的侍衛,哪曾想,其中還有另有隱情。
皇帝見瑜佳眼中有疑惑,便笑著,將李博冉介紹一下。接著又把,緣由同瑜佳詳細說了一遍。瑜佳方明白其中緣由。李博冉還,精神未定。當介紹定君侯時,皇帝沒有提瑜佳的名字,君侯在朝中有太多了。所以自然沒有,往父親的結義兄弟身上想。
瑜佳出於禮貌,便跟李博冉閒聊幾句,聊著聊著,瑜佳便問道:“聽小兄弟的口音,像極了華陰的口音。不知,你家鄉可是華陰縣人士?”
李博冉聽罷答道:“回君侯,在下卻是華陰縣人士。只因要參加,明春的殿試,所以早來了京城幾日,想多熟悉熟悉,交些朋友。”
瑜佳聽說是華陰縣人,頓感親切了許多。笑著問道:“那咱倆,還是老鄉呢,家裡高堂在哪高就,兄弟幾個呀?”
問了些家裡的事,李博冉,也都一一回答了。聊著聊著,便聊到李博冉的父親,李博冉就把,自己父親的名諱報了出來。
聽到李彥的名字,瑜佳猛然一驚。想起自己結義大哥,也是叫李彥。莫非這是巧合。於是,進一步詳細詢問。果然,這位是李彥大哥的兒子。
瑜佳這回笑得很是開心,說道:“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啊,無緣對面不相識。論輩分,你得管我叫叔叔了!”
李博冉沒有弄明白怎麼回事,叔叔?這麼快又來個叔叔,剛結識一位,皇帝哥哥,這麼快又出來個,君侯叔叔。這幸福,是不是來的太快些了?
瑜佳見李博冉,還有些差異,便笑著說道:“你父可曾,跟你提起,他有三個結拜的兄弟?”
李博冉聽罷說道:“父親在我臨行前,確實提起,說在京城,有位結拜兄弟,並未提起有三位義弟。”
瑜佳接著問道:“那你父親,可曾說起他那位義弟,叫何名姓?”
李博冉回道:“父親說,他那義弟叫姜瑜佳,在京城做了侯爺。臨行前,還書信一封,讓我進京,如遇什麼難事,可上門投遞書信,姜叔叔,自會相助。”
瑜佳笑道:“這就對了,那你可知,我是誰?”
李博冉說道:“您是君侯!,莫非,您便是姜叔叔?”
瑜佳點頭,笑著說道:“不才正是姜瑜佳,今有皇上在此,沒有必要冒充。”
皇帝聽罷,笑著說道:“這姜瑜佳,可是貨真價實。這定君侯,可是朕親自冊封的,不會有假。”
李博冉聽罷,知道這是真的。急忙再次倒身形,跪拜:“小侄,拜見叔叔!”
瑜佳笑著說道:“起來吧,今日你我叔侄相認,是件高興的事。皇上又駕臨寒舍,真是雙喜臨門啊。初次見面,總要給小侄些,禮物才是。這樣吧,既然你走文路,想必不喜歡那刀槍棍棒,叔叔便,送你一方硯臺,一支水筆吧,祝你明春,攀得蟾宮,折的桂枝。”
言罷一伸手,手中多了一方硯臺和一支筆。這可不是凡品,也是法器。
硯臺小小四方方,如玉似石遍體涼
硯井自流黑墨汁,書童不畢身邊忙
閒置多久它不幹,奮筆疾書水流長
自有乾坤藏暗裡,功名三甲在皇榜
這方硯臺是件寶,送與讀書人也正合適。
再看這支筆:
表面無奇不顯眼,誰知內裡有玄機
無需字意誰來解,讀懂筆知思與意
書海行舟如飲酒,琴音曲罷話知己
挑燈夜靜誰為伴,正握低頭把筆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