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漠北起黃沙 血雨腥風塵盪漾

擊鼓衝鋒殺四起 揮槍跨馬敵八方

六人小陣實威武 孤影盤龍氣勢長

虎目圓睜敵破膽 橫屍遍野血飛揚

不表其他五路,單表瑜伽這一路。由都城到陰山要塞,也要千八百里,急行軍也要數日時間。領隊是一名不到三十歲的參將,出身鮮卑族,姓獨孤,名叫龍城,此家族,後世不得了,出了三位皇后。

魏國初期,部隊主要兵力,還是延續於原先的部落酋長家族。鮮卑有八大酋長,陰山要塞也是由八大酋長之一,宇文部下鎮守。多年打仗,兵源不足,就從漢人裡補充兵源。漢人會騎馬的少。

遊牧民族主要就是騎兵,來的快,去的快,不以攻城為主,主要以掠奪為主。在草原上居無定所,靠的是掠奪財物和女人,游擊戰估計就是從他們那裡延續的。

騎兵很是厲害的,在草原作戰。那時士兵是沒有盔甲的,都是光頭,身穿獸皮、軟甲打仗。身體輕,靈活。不像漢人,身披重甲,先佈陣,陣前對戰。那時哪有,多是偷襲。草原上也沒有人去開礦,資源匱乏,打造盔甲顯得浪費,草原兵,多是彎刀,對付步兵,跟屠殺沒有什麼兩樣。

漢人部隊對上他們,很少有取勝的時候。他們每進一個村子,那基本就是屠殺,男人一般很難倖免,多數殺死;女人全部帶走,當作奴隸,財物洗劫一空。就這樣四處騷擾邊境,百姓很是頭疼。

邊境的百姓一聽柔然人,都很是驚恐。嚇怕了,漸漸的,邊境上的居民沒了,都躲到離邊境較遠的地方定居,防止柔然人洗劫。所以邊境上,很大一片都是荒蕪人煙的,顯得甚是淒涼。那時中原北方地區,漢人在戰亂中,存活的,只有三、四百萬了。

幾百里路程,經懷朔、雲中、林格爾北,白道城,到達黑城(後期改名武川)。

隊伍中,騎兵多了,步兵少了,行軍起來也就快了。

鎮守大將軍,姓宇文,單子一個靖字,今年三十多歲。人長得很是魁梧,長期在塞外,面色黝黑,為人也甚是豪爽。這是要塞,編制上萬人,如今現有官兵不到六千人,加上這批新入伍的五千人,就整編了。宇文靖,今天很是高興,把獨孤領到府上,自有一番交談。

這小鎮就在陰山腳下,依山傍水。西鄰懷朔,東接扶冥,鎮前一條小河,東西綿長50公里。這樣的環境,正適合屯兵,將士們來到新環境,自然有一番感慨!覺得不像想象中那麼不堪,也就都安靜下來了。都安頓好了,五千人馬回到本部。

多數人,這一生中,其實是沒什麼抱負和規劃的。一生中遇到貴人,無非是他給你指引了人生的方向,規劃了人生的座標,才使得有些人成就了自己。而很多人是,滿身抱負,空想的較多。真正實施和付出的甚少。比如在這人煙罕至的邊塞,誰會想,明天會怎樣?只是過一天,算一天罷了,能多活一天,都算老天的恩賜了,哪會想到日後的日子呢?

所以說,人生,其實跟對老闆很重要。至少老闆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而平常人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嗎?當你真正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很多人是答不出來的。

既然要在這裡,生活的很長時間,如論如何,也要生活的有些質量不是。沒有柔然人的騷擾,這裡也算是不錯的居住環境。背對陰山山脈,陰山東、西延伸幾千裡。這裡只是條支脈,現在所處的地理位置,是大青山,這裡有水源,兩岸土地肥沃,適合人們居住。

既來之、則安之,瑜佳一行人,就在這安身了。當然,柔然人在這段時間,也是不停的騷擾邊境。畢竟快到冬季了,草原上已經沒有青草片片,遍地牛羊的景象了。多數是小股兵力,幾百、上千騎兵來騷擾。都被我方人馬擊退。在幾次戰役中,瑜佳表現不錯,殺敵很是勇猛,十幾次戰役中,斬落敵首上百個,得到都將賞識。而無雙和張傑也表現不俗,都有戰功在身。通常,漢兵是很難得到重用的,瑜佳現在,已經可以帶兵五百人了,鎮守武川西方之敵,屬於前方。無雙和張傑,自然在瑜佳麾下聽命。

瑜佳愛兵如子,白天戰事不緊張,就帶著二十多人,進入大青山深處,去打獵。說是打獵,其實也是在訓練,同野獸打仗,也是蠻血腥的。

瑜佳的方法是,每六人一組,進行狩獵。每次誰狩獵多了,就獎勵每個組一罈酒。在邊塞,物資匱乏,酒是很稀有的物資。再加上北方很是嚴寒,冬天來得早,去的晚。將士們也都願意參加狩獵,一、可以改善生活,沒事也是娛樂,打發兵營枯燥的生活。二、也可以練就身手,保命的手段。

瑜佳這段時間,練就了另一個本事。就是用石子當暗器。這東西多啊,隨處都是,取之不盡。手上暗勁一發,威力也是很大的,百米之內發出,能洞穿野獸身體。想一想這力道多麼可怕,比現在的子彈都厲害。

瑜佳每天早上,都起的很早,去查崗。視察一翻,沒什麼問題了,就帶著二十幾人的小隊,去山上打獵。一但有柔然軍隊入侵,這邊訊號一發,那邊很快就會趕回來,不會耽誤軍事。

這一天,同往常一樣,瑜佳將哨兵三十里外放出,五里一哨撒出去了。然後,跟往常一樣,從軍中挑出二十幾人,進山打獵。

每次進山,其他人又是標槍、弓弩的帶齊整。瑜佳不同,其他什麼也沒帶,只在河邊,撿兩行包石子,就這樣上山了。士兵們也都清楚,這頭的本事大,也都願意跟頭去打獵,每次都收穫頗豐,而且回來還有酒喝。

今天一行人,去往山麓南面。此時已是深秋季節了,天氣漸漸涼了。南面朝陽,相對暖和些。9月的天了,野獸也都喜歡到南面溜達。俗話說,虎有虎道,狼有狼道。在這深山裡呆久了,守獵次數多了,士兵們也都熟悉了野獸出沒的一些規律了。它們的行徑也就會被發現個一、二了。

正在幾隊人向前推行的時候,突然有一隊發現了熊出沒的跡象。他們發現了熊的糞便,及腳印。這時有人喊道:“頭,這裡發現了熊出沒的跡象”眾人聽到喊聲都湊了過來,瑜佳也來到眾人跟前。二十幾個人,觀察了一番,瑜佳又將神識外放,確定熊的準確方向後,這些人都靠攏在一起,慢慢向前推進。

林子太大了,這期間,沒有碰見什麼大的獵物,山雞、野兔碰見就打,弓箭什麼的,齊發,石子紛紛如雨點,倒也打了不少。自有各隊過去,撿收到揹包之中。大約走了一個多時辰,此時這二十幾人的小隊,向大山深處,又推進了有十幾裡。如今已經是上午,巳時的樣子,馬上日頭正當頭了。有士兵眼尖,急忙擺手勢,示意前方發現目標。在前方偏西方向,發現了熊群。

好傢伙,不是一個。兩隻成年大熊,帶著四隻小熊,正在那優哉、遊哉的走著。看樣子也是在尋找食物呢。瑜佳其實神識,早就鎖定了熊的方向,但沒有過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