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席,先開口說話的是韶江,他欣慰的看著韶子卿,感慨了一句:“卿兒,你辛苦了。”

在眾人面前,已不見韶子卿私底下的親和與溫柔,他又回到了從前淡漠的樣子,只是淡淡點了點頭:“當初奉太后之命,揹負叛國之名,讓家裡受牽連了。”

韶江搖了搖頭,拍了拍韶子卿的肩膀:“家中未曾怪罪過你絲毫,國之大計,為父理解。”

蔣氏也在一旁附和著:“好在你能得以平安而歸,這兩年你連個音訊也沒有,母親日日提心吊膽。”

這樣的話,也觸動了韶子卿的心,但他臉上依舊的深沉的,對蔣氏道:“兒子不孝,讓母親擔心了。”

蔣氏搖了搖頭:“你能平安回來便好,陛下的賞賜聖旨以下,如今你可是韶家的功臣,母親高興。”

提起這個,蔣氏欣慰一笑:“如今我只要一出門,人人都誇讚我教導有方呢,真是給母親長臉了。”

這樣的話,惹得一旁的韶子峰臉色有些不高興,王氏給他遞了個眼神,示意他有所收斂,別壞了氣氛。

韶江隨後端起酒盅,言了句:“今日既是給卿兒和醉瑤設的慶功接風家宴,你們都別拘束,動筷吧。”

一家之主的韶江發了話,眾人才敢舉杯的舉杯,拿筷子的拿筷子。

席間,多半都是男人們在說話,韶江先是與韶子卿聊得居多,從朝政談到家事,一壺酒下肚,便有下人來報:“少爺,宮裡差人來,讓您入宮一趟。”

蔣氏看了看已經暗下來的天色,不由忐忑道:“這個時辰了,宮裡傳你入宮作何?不會又出事了吧?”

這兩年韶家一直禍事不斷,哪怕到了如今風平浪靜時,也讓人有些後怕。

韶江還穩得住氣,回了句:“如今子卿和醉瑤立了大功,還能有什麼禍事?先別慌。”

之後,韶江問了那個稟報的下人:“可知是宮裡誰人通傳?”

下人回道:“是崔公公,說是太后傳老爺入宮問話。”

話音一落,韶江抬眸看了一眼江醉瑤,眾人順著他的眼神也都看向了江醉瑤,雖無人開口,但也猜到了個大概。

韶江目光遊離的看了江醉瑤幾眼,問道:“醉瑤,你如今身子可痊癒了?”

江醉瑤知道韶江這話是什麼意思,猶豫著要不要入宮見太后一面,正在思索的時候,韶子卿開了口:“醉瑤的傷還未好,經不起轎子顛簸。”

韶江點了點頭:“那為父就先入宮去見太后,若太后提及你,說些什麼,回來為父在轉達便是。”

江醉瑤點了點頭,回道:“有勞父親了。”

隨即,韶江便起身離去。

待韶江走遠了,一旁的王氏開口道:“太后果然器重姐姐,姐姐這回來才第二日,太后便差人來尋了,試問這肇京城內,哪家夫人得太后這般掛念。”

江醉瑤只是敷衍的回了一抹笑意,一句話也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