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持利刃以備有患(第2/4頁)
章節報錯
甚至一些基層官吏,地方豪族,其本身就是會黨和教徒之中的骨幹。
去歲洪兵大暴動之時,廣西幾乎全省皆反,縣城被攻破者十餘座,連州城都被攻陷了一座!
為了儘快平息暴動,葉名琛不得不放棄犁庭掃穴的想法,允諾凡放下武器之鄉民均屬被叛匪蠱惑,概不追究。
但此舉也種下惡果,如今的廣西官府僅能控制州府和一些重要節點的縣城,其餘各處均被本地勢力所把持,其中不乏暫時潛伏下來的天地會匪徒。
在此情況下籌備團練,豈非放任匪徒擴充勢力?
若是籌備團練,弱幹強枝,太阿倒持,早晚必生禍亂。
若是不籌備團練,南雄陷落之事隨時可能重演,且兩廣本土勢力早晚必提此要求!
兩害相權,輕重難分,讓葉名琛陷入為難。
甚至商議如此要務,他也只敢讓蘇峻堂和趙寒楓二人幫助自己參謀,連和商人群體交往密切的談元益都不敢讓其參與此事,更別提仲喆和畢澄二人。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
後堂之中,三人都是眉頭緊皺,一時之間誰也說不出什麼好辦法。
趙寒楓作為此提出建議之人,更是愁眉不展,想起剛才滔滔不絕說的葉名琛心花怒放的馮天養,甚至起了將馮天養喊回來出主意的想法。
畢竟這小子向來鬼主意多,說不定就有什麼好辦法。
心中想著馮天養若是參與會如何獻策,趙寒楓腦海之中突然靈光一閃,將馮天養剛才的提案文書翻開查閱一番,然後目放精光,吐出心頭鬱悶之氣。
“立光,可有良策?”
葉名琛對趙寒楓十分了解,見狀趕忙問道。
“稍有所得,說來還是託了平泉兄佳徒的福氣。”
趙寒楓抿了口茶平復了下情緒,然後拱手建言
“中堂,依我之見,我兩廣團練籌備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如以試點之名,選擇忠誠可靠之人先行籌辦團練如何?”
“若是今後兩廣無大戰事,則試點之團練不必過多,能夠協助朝廷主力支撐局面便可。”
“若是今後戰事擴散,必須要廣設團練之時,則傾力扶持忠誠可靠之團練,以便對後續本土勢力控制的團練形成壓制。”
葉名琛聽後緩緩頷首點頭,這確實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但這個辦法雖然可用,卻由一關鍵問題須解決。
誰忠誠?
誰可靠?
見葉名琛頷首之後沉默不語,共事多年的蘇峻堂和趙寒楓也很快想到了這一點,一時之間也不敢多說。
畢竟兵權一事過於敏感了,向來只適合主權者一人獨斷,即便是幕僚也不適合過多參與意見。
“莫不如先圈定出一個範圍,然後在其中慢慢挑選?”
蘇峻堂斟酌片刻,試探著提出建議,見葉名琛頗為意動,然後才繼續開口
“莫不如先查訪我兩廣官員之出身,若有宗室王爵以上之門人子弟,亦或京堂三品以上的門人子弟,則納入備選,然後觀其品行能力,擇其優者授以團練籌辦差事。”
趙寒楓聞言頗為敬佩的看了蘇峻堂一眼。
這一建議提的實在是妙。
以宗室王爵和三品以上京堂的門人子弟執掌兵權,不僅能讓朝廷感受葉名琛之忠誠,也會獲得朝廷之更大支援。
而所用之人自會明白其權力來自於朝廷,會自發的向代表朝廷總督兩廣的葉名琛靠攏!
如此則不必有兵權旁落之憂。
更關鍵的額是,這一建議還巧妙的將蘇峻堂摘了出來。
畢竟兩廣諸多官員之中,只有葉名琛一人有著殿閣大學士的一品京堂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