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修仙體系(第2/2頁)
章節報錯
“修仙體系的第二境為仙形境,何為仙形境?仙形境初期仙識積累到極限,開始與七魄結合成仙魄,此時上丹田也發生變化,一空間更大可以容納更多的仙識,二愈發堅固,可承受更狂暴的仙力。”
“仙形境後期則為仙魄極限到了,開始與三魂融合成仙魂,進一步上丹田壯大容器與堅固度。此時上丹田達到極限,隨之修仙者的第一道小坎來臨,怎麼打破這一極限,從而獲得更高的戰力。於是先人們開創了第三境。蘇辰,你覺得先人想到的是什麼法子?”
蘇辰皺起稀疏的眉毛,陷入苦苦的深思當中,最後還是放棄了思考,嘆氣道“大哥哥,我實在是想不出來,不如你告訴我吧。”
“不用妄自菲薄,第3境的開創也不是某人天馬行空,奇思妙想提出來的,而是經過一代又一代先人,嘔心瀝血創造出來的。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既然上丹田達到極限,何不另起灶臺換個容器,第三境便由此得來。”
“第三境便是仙海境。仙海境初期便是用上丹田仙力衝破中丹田,開闢天仙海當然有些修仙者一次就能成功,另一些便需反覆不斷衝刺,一點一點地蠶食。待仙力衝破中丹田,你會發現其中瀰漫著混沌,新成的仙識只能盤踞角隅,默默壯大。”
“自然而然,仙海境後期便是仙力衝破下丹田,開闢地仙海,同理地仙海仙識盤踞一隅之地,其餘全為陰陽二氣。雖然此時仙識無法融入三魂七魄當中,壯大仙魂,但是修仙者所能施展的仙力依然壯大數倍,不受影響。待修仙者開天闢地之後,三丹田仙識歸一,仙魂達到首次圓滿之態。那時威力不可同語,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的事,而是幾何數的爆炸增長。”
這一切對於現在的蘇辰而言都過於遙遠,然而返觀大哥哥且沒有絲毫停下來的慾望,蘇辰只好愁著眉頭,將這些東西死記爛背於心,於日後再慢慢琢磨。
“前三境主要靠毅力,修仙者只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大多都能修成仙海境,而後四境得靠悟性,因為涉及大道。”
“ 雖然3000大道道有高低,道有深淺,即便是同一種大道,亦有不同本源,但能悟透某道本源,悟性絕不會差。比如說最為常見的金木水火土這五大先天之道,就拿火之大道,就我所知就有毀滅本源,燃燒本源,但知道是一回事,悟透又是另一回事。”
“ 修仙者待參透某大道所有本源即可形成道符,這就非同小可,一旦道符成就相當於擁有天地之力,可謂替天行道。”
“哇,替天行道,這麼厲害!”,蘇辰發出大大的驚訝感嘆。
對此,劉一給了小師弟一個大大的板栗,自顧繼續說著:“首先便是仙源境,開始悟道,感悟天地間之本源,以本源為種,以混沌為壤,養本源之寶。”
“其次便是仙輪境,開始證求長生,以本源之寶為載體,仙神入主下丹田,煉化陰陽二氣,陰陽合一,塑生命之輪,陰陽輪轉,抵歲月痕跡。”
“然後便是仙域境,仙神入主中丹田,於混沌開天闢地,衍玄黃二氣,玄氣築青天,黃氣鋪厚地,成自身天地,此境可突破天地壓勝,破星層大氣,可短暫遨遊銀河,至於最後仙坤境更加造化玄妙,不可思議,乃體內天地衍生萬物,自成乾坤,不過到目前為止均湖大陸還沒人修成此境,畢竟才兩百年前提出,能否實現進而推廣還需後人不斷嘗試。”
“須得注意的是,修仙者若無法進軍仙輪境,則其壽命約兩百年;仙輪境存在輪劫,大多修行千年開始爆發(生命之輪形成,陰陽輪轉,可使歲月痕跡五不著一,但約千年後,生命之輪亦刻滿歲月傷痕,面臨崩碎,渡不過則化為一捧黃土,度過則生命不止)”
“由於我尚未修成後四境,便只能籠統跟蘇弟介紹了,毋庸置疑其中門道亦有許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餘下時刻聊些細枝末葉,如那法術,法器……”
“好哦!”,一聽到聊其他的,不再是這些枯燥乏味,深奧複雜的體系知識,蘇辰便重新精神抖擻,煥發活力。
“ 仙力是施展法術的基礎,天下法術分九品三階,123品為人階,以此類推,456為地階,789為天階。法術不同,口訣便不同,所用原理亦不同,仙力執行軌跡相應不同,以達到不同的效果,如生火焰,裂岩石……
“而所謂法術的品階則取決於口訣的深奧,原理的深淺,仙力執行軌跡的複雜程度,以達到不同的威力,如烈火焚天,海枯石爛……”
“在得道者眼中,法術的品階並不十分重要,人階法術亦可達到天階法術的效果,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法術亦是如此,得道者即得道,掌握了那個一,不就掌握了一切。(當然得是在自己本源範圍內,即法術的原理及根腳得是自己掌握的本源,才能做到萬法不離一)同時得道者能否開創出天階功法,這就依賴於自己的底蘊是否深厚。”
“至於法器,也是如此。法器品階由低到高依次是仙兵,本源之兵,道兵,同檔次法器依星數區分。理論上,星數可以無限疊加,實際上仙兵只有一到九星,那是因為打造仙兵的材料存在極限;而本源之兵星數則依據所參透本源個數區別,人力有窮時亦不可能無上限,況且某大道所擁有的本源亦是有限的,多為九五之數,而大道與大道之間存在排斥。而道兵就更上一層樓,徹底悟透某大道,道符已成,唯有仙金才承受的住道符之力。”
白駒過隙,不知不覺,晚霞鋪滿了天空,殘陽如醉漢般踉蹌消失,暮色則如俏皮姑娘般悄悄降臨群峰。
劉一深吸一口氣,隨後說道:“蘇辰,走,今晚我們去雲伯那裡留宿,就不必麻煩老閣主啦!”
說罷,便酸溜溜吹了幾聲口哨,片刻之後,蘇辰便看到,迎面走來一頭足有丈許高大的妖獸,妖獸頭頂生雙角,彎角朝天,晶瑩如玉,通體佈滿如雪般的白毛,其頭顱是一顆聖潔優雅的鹿頭,然而它的尾巴竟盤踞在其背上,匍匐如蛇,又給人一種危險的感覺,甚是矛盾。
此時在其背上也如當康一般,揹負著一棟棟小巧樓閣,此獸名為盤鹿,腳力雖不及當康,但行走奔跑時修仙者坐得更舒坦,故更受修仙者的喜愛,尤其是一些女修士。
皎皎月光,月輝自天穹落下,散漫人間,別有一番風味。
“塔塔……”,盤鹿蹄踩著石橋青石板,向刑罰六主峰行進,時不時嗷叫幾聲,潤潤它那高雅的咽喉,一路風平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