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心裡,是更踏實了!

心一踏實,這睡起來就賊快,秒睡,一夜無夢,直至雞鳴天光。

次日,當管牙看完了向重交上來的第二稿“作業”後,果然對這學生,年輕不大,見解不凡,大加讚賞!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透過了這次的“作業”,對於向重來說,只是一個對“向東求學”啟蒙的階段。

聽說這東部的齊國、魯國、陳國、蔡國,皆是大賢聖人集聚之地,要是能夠效法管牙師傅那樣,自己也出去遊歷一番,求學的效果,一定會大過只師從六位師傅。

再說了,如果說用“江郎才盡”來形容六位師傅的話,對於目前的向重來說,他們的學問,確實都有些保守和過時了。

加上向重的學習能力超強,他也一天比一天地感受到了,來自東方聖賢們的召喚。

“好久沒去見孔丘了!”

自從向重上次應邀去孔子的守藏室以及老府一遊之後,已經有太久,沒有和“高手過招”了。

向重暗自下決心,要向東遊學。

遊學,是需要時間和金錢的。

好在,這兩樣,他都有。

唯一感到不滿的,是六位師傅。因為,他這一走,他們六人,就“光榮下崗”了。

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誰讓他們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呢?

孩子大了,是要他自己去闖一下的時候了!

向戌一聽向重有這樣的請求,第一反應是:這不行,孩子這麼小,一個人出去遊學,萬一路上遇到什麼不測,可該怎麼辦?

但是,向重反覆請求,並且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一定會照顧好自己,並且保證遊學過程中,不會洩露自己是向戌之子的身份,僅以一普通書生的角色出遊。

如果他實在不放心,也可以讓兩位師傅“暫不下崗”,陪著他,一起去:

“御術趙懷,射術楊封,兩位師傅同行,定能保兒平安,可否?”

這兩位的武藝在身,向戌自然是一清二楚;再三思忖,與向重母親商量過後,決定,放孩子出去歷練!

“多謝阿爺!”

向戌正要同意他們出行,忽然又想起了一人,問向重:

“仲有一位,王丹師傅,你可願,攜其同往?”

“自然好!吾中意,中意至極!”

向戌對於王丹的“重啟”,一直牽掛在心。雖然其年歲已長,但對於如何應付這一路上的種種狀況,帶上他,簡直不要太放心!

再說了,上次向鄭、向重二兄弟行“冠禮”之日,他們也對這位王丹,心迷神往。

“如此,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