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聲,也漸漸在各諸侯國的“知識分子”圈層,給散播了開來,吸引了許多慕名前來求教的人。

在這群人當中,有一位來自魯國的年輕人,影響了中國未來的幾千年,就算是到今天,依然被人們所推崇。

沒錯,他就是孔子。

不過,這一年的孔子,還只是一個十一歲的孩童,就算是來到向重面前,還得尊稱向重一聲“大哥哥”呢!

所以向重此次東遊的重點,還依然是老子這裡。

基於“愛屋及烏”,上次在老府得到的款待,向重記憶還很深刻。所以,此次東遊去見孔子之前,向重先去了陳國,直接去老府,不僅拜訪老子的母親,也順便拜見常縱師傅。

向重訂的東遊求學計劃,是:“陳國、周國、蔡國、魯國、齊國”。

而首站陳國,重訪老府,是向重的“重中之重”。

老子的阿孃,沒想到,當年那個掉下湖裡差點給淹死的小孩子,現在已經長成了一個翩翩少年郎,甚至都已經戴上了成人的“皮弁”冠。

常縱師傅,作為當年把向重從水裡撈出來的“救命恩人”,看到長大了的向重,也是相當欣喜。

向重帶了豐厚的禮物,老子的阿孃得到了一件皮草貂裘;而常縱師傅得到的,是一柄宋刀。

這“皮草”,是管牙出的主意;而“宋刀”,是王丹出的主意。

常縱與王丹年紀相仿,聊起老佐與華喜的舊誼,也是不免一片“唏噓”;而趙懷和楊封,卻對常縱的超絕武功,想切磋交流的心思比較重,也是在歡迎的宴席當中,時不時提出“見識”一下的建議,都被常縱給婉拒了。

畢竟,今日的常縱,早已不是十幾年前的那個身手凌厲的常縱,這些年,他更多的,對養生、丹石,產生了更大的興趣。

“近年來,吾潛心鑽研“黃帝內經”,略有心得,曉‘貴清靜而民自定’;並以此囑咐聃兒,助其豐富文辭。若你亦有同樣志趣,吾可以送些書卷俾你,共同修習。”

常縱給向重他們,送上了一整套《黃帝內經》,並附有他註解和附圖的“註解本”,實在是太過珍貴!又是那麼的慷慨無私!

向重深禮長揖,對這套書禮,如獲至寶!

王丹也是養生多年,和常縱這一聊起來,可算是“話逢知己千杯少”,“天地五行、日月星辰,人體九竊”,聊得是興致盎然,而向重他們幾個陪著陪著,就插不進話來了。最後,就變成了兩位老人家的“養生之術”交流會,其他幾位只能是頻頻舉杯、痴痴乾笑,不知所以。

“重兒,吾哋倆個老朽之物,聊些廢話,令到你哋發睏,實實不好意思!不若,你帶著兩位師傅,去湖邊逛逛,賞賞湖光山色,如何?”

常縱作為主人,自然是能敏銳地發現,這宴會到了尾聲,年輕人們,已經快被這個“養生“話題給要“悶壞”了,便建議向重去“故地重遊”。

“如此甚好!吾亦應帶兩位師傅去眙一下,老府湖光之美!”

向重一下精神了,趕緊施禮謝過,起身帶著趙懷師傅和楊封師傅,去湖邊閒逛逛,順便賞賞景、消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