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聖會(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當無出列出時間表,開始湊“時間局”,合併時間交點時,提到了辛吾所穿的“文子”之“生卒年不祥”。
“‘不詳’就對了!我,作為你哥們,要想把這世紀大局攢成,本來就是‘硬’插進來的,呵呵,不要管我,不要管我。反正我能進入他們的‘共同期’就成!”
辛吾打著哈哈,等著無出‘出結果’。
“好,由以上的時間段分析出來,找到了:能把所有在世的五位,不,六位大聖人們,實在是湊不到一起:有位爺,太老了:穆罕默德;還有位,又太小了:蘇格拉底。這倆人只好被‘除名’,我能幫你整的最好時間段就是:
“公元前542年”:在這一年裡,你們勉強能對話:孔子七歲;老子二十七歲;喬達摩七十九歲;而你,文子,十二歲。
按各自的最佳理解期和生存期,這已經是我能幫你和其他三位聖人所能湊出來的,最佳時間段了。”
無出一通計算,出了結果。
“成!成!十二就十二,我在春秋時期的十二歲,也一定不會丟掉‘辛吾’時期二十一歲的所有見識的,整!”
辛吾非常高興,無出出手,無人能出!
他相信,這活兒整起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喬達摩·悉達多,這位年已近八十的老頭,被文子召喚入夢,參加到了這場:“時間局”當中。
語言問題?有來自二十一世紀的辛吾啊!通曉八國語言,可不是吹牛的。
當文子作為這場“時間局”會議的召集人,分別進入喬達摩、老聃、孔丘三人的夢中,召開了一次“跨國會議”:
“東方聖人·人世·高峰論壇”。
對,這麼貼切的會議名字,正是辛吾———文子,想出來的,
這是一個冬夜,確切的說,是冬至,是北半球的人們,心安理得睡得最長的一夜。
而文子則把這次“東方聖人·人世·高峰論壇”的召開時間,給定到了這一天,為得就是最一整年當中,最長的有效會議時長,達到最長。
拋卻三個小時的時差,在預計十小時的有效睡眠中,能讓三位東方聖人同時“參會”的時間段,頂到天了,也不過只有六、七個小時。
不僅如此,這一天的喬達摩,早已經成功“升級”成為釋迦牟尼,正在今天印度比哈爾邦首府巴特那的北邊的吠舍離城(意思為廣嚴城)。
他雖然正在重病當中,但在這一天,他不僅在夢中參加了這場重要的“高峰論壇”,繼續講法。
此時的釋迦牟尼,明確地知道:自己將在三個月後,也就是公元前543年2月15日去世。
因此,對於講法的事,無論是醒時的人世、還是夢境裡的他鄉,都是他全身心所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