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轉機(第1/2頁)
章節報錯
面對朝野上下的紛紛雜音,向戌下朝後,關門謝客,又把王丹交給他的那捲《華氏族譜》仔細研讀了幾遍,推演再三,最後把目光,鎖定到了“華皋比”的名字上;而臨近,他又在“華臣”的名字上,點注了一滴蠟油,作為標記。
華皋比是華元的孫子,華閱的兒子。
而眾所周知,華臣又一向和華皋比不對付。
雖然目前正是由於華元的重推,向戌才登得六卿之首的位置;可是,現下如此紛亂,如果大家要想讓他下臺,恐怕下一個推上來的,就會是這個“華皋比”。
誰都知道,華閱是個“病秧子”,能一直拖著將死不死苟活著,已是感謝三世祖宗保佑了!
所以,現下,如果換政,首先要防的,就得是這個小子了。
向戌對於華元的感情很複雜:一方面感謝他的栽培提拔之恩;另一方面,又對他隨時可能被置換掉,一生努力,化為烏有,充滿擔憂和不安。
如何處理華氏與桓氏的關係,以及華、桓一起,與宋國國君的關係,都是他所要仔細權衡、考慮的。
在一切未有轉機之前,向戌很能沉得住氣,這種風格,瀰漫在宋國的最高權力圈裡:不管是宋國國君,還是六卿之首,大家似乎在進行著一場“心照不宣”的耐力賽,看誰能笑到最後。
權利和財富,到底誰是這個世界的統率?
從古至今,都是一個令世人著迷的“好問題”。
逐之者,傾盡一生,而不倦不悔。
在向戌耐下性子,按下脾氣,靜靜等待的這段時間裡,王丹卻接到了華喜去世的訊息,又不得不偷偷潛回宋國。
雖然王丹的母親,華喜的妹妹華英在因病臨終之前,曾給他留的遺願是讓王丹無論日後生活有多困難,也不要去求華喜舅舅;但是華喜這一生當中,除了給他傳授武功絕技之外,還扮演了那個“花心大蘿蔔”的生物學父親之外,真正教給他人生道理的“父親”一樣的角度,在他心中,他是無論如何要去盡孝的。
更何況,於他而言,“一點紅”可是從未“失信”於人過。
他還要來給向戌一個交代,答應替他把“弱華內亂”的事完成。
華喜被貶後,雖然華氏威風,但這喪禮,確實比他當勢時應有的品階,縮水了太多。僅剩幾個親族的管家前來代為祭奠。
而這其中,就有一位華吳,正是華皋比的管家。
王丹暗藏身形於屋頂的高梁上面,默默注視著下面的人來人往,也對這位“華吳”,有了一個印象:憨厚、耿直,看起來,忠心不二的樣子,行禮的時候,雖然是代人來做,也不顧自己年歲已大,所有禮數,全部動作做到位,嚎啕詠哭,行走坐臥,一樣不少!
“此人不錯!”
王丹對這個人的印象很好。
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幾天之後,這個人的性命,卻交在了他的手上。
事情是這樣的,好事無雙,禍不單行。
華喜屍骨未寒,這宋國的上卿貴族們,就像是遭了“天譴”似的,拖了許多年殘病之軀的華閱,也在次日夜裡,壽終正寢了。
這華氏宗祠,頓時變得忙碌起來:一下要迎納兩位宗親入苑,很多事都沒有準備,一時間,華氏上上下下的人,都不得不多出些人手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