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圜土(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是,再“舒服”,這也是關押重刑犯的地方,那份陳年的骯髒、血汙、蟲蚊、哀嚎、陰冷、黑暗……沒有一樣,是能讓羊斟把這裡,與“舒服”這個詞掛上鉤的。
監中備了矮几,燭火黯淡,勉強給這間特殊的“單間”,充滿了一些溫暖的光。
羊斟要了紙筆,準備在裡面,給家人們寫信,雖然這信一寄出,也就意味著,家人們,也將陸續過來向他“報道”,大家一起共赴黃泉;但是,如果不寫,他們就連一個“準備”的機會,都沒有。
萬一,可以跑出幾個人呢?
至少,兒女們,可以吧!
懷著這樣的一絲希望,羊斟速速刷寫,將各種安排都寫滿了紙張,托熟識的監獄長,想辦法帶出去,飛鴿傳書,在郯君的“抄家大軍”還沒有殺到家門上之前,讓家人們,能跑則跑,跑出一個算一個。
除了給家人之外,羊斟還想到了南子,那個想和他“再有機會好好傾偈的有權力”的女人,或者,也應該給她寫一封信,求她收留一下知玉吧,畢竟是他把他們帶了過來,卻又無力保全,實在是不想連累到他們。
於是,他又給南子寫了一封信。
還有,幸虧王昶不在郯國,他應該不會受到“跨國連誅”。也得給他寫信,告誡他千萬不要回到郯國來,免受牽連。
第三封信,王昶。
再有,寫給從從阿孃,告訴他,從心中,羊斟是視她為親孃一樣的人的,但是沒有機會盡孝了。
越想越多,羊斟這一夜,幾乎沒有一刻可以睡得著,只好不停地寫信,以求安排好這將盡的最後時光。
當這一群信鴿“呼拉拉”伴著朝陽,向各個方向飛出去之後,羊斟入獄了的訊息,則傳到了各地。
造父的商隊也知道了這個訊息,紛紛從各國往回撤;
而魯國公主那邊,聽說了北境悍將不再,趕緊把這個訊息告訴了魯國國君,於是,這北境原來就“不清不楚”的魯郯交界地帶,就如螞蟻啃樹葉一般,今天一口,明天一口,不知不覺中,被魯國“實際控制”了近百公里的進深。
王丹這邊一收到信,趕緊安排渾夕帶所有女眷、孩子們,立即向宋國跑,拿著寫給向戌大夫的信,請他來照料收留這些家人;他自己則接過了羊斟北境平安伯召將軍下的將士們的指揮權,開始組織一場“進京營救”行動。
各個平安伯的封邑里,都豎起了“召”字旗,準備響應著王丹這邊的統率。
這兵丁一動,百姓自然是又看到了戰亂的“苗頭”,私下裡謠言四起,兵災再現,於是“習慣性”地丟棄了正在耕種的土地,拖家帶口,或者逃進深山;或者越境逃入鄰國,難民又一次變成了“常態”。
而京城這邊,朝野正式的議程已經進行到了,需要派兵抓捕羊斟全家九族的階段。
雖然那些上了奏章的人,山呼萬歲,覺得他們終於是取得了一次“巨大的勝利”;但是,畢竟他們中,多是一些“書生”,只會口舌上的“快感”,卻不知道什麼叫“雷厲風行”。
真正的兵諫,才剛剛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