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要想糾正此風,必須從自己下手,令到姬元改觀,這才可能,有“上行下效”之結果了。

要“革自己的命”,那得有多大的勇氣和魄力!

彌子瑕“霍”的一聲,猛然拉開腰間佩劍,但那鋥亮劍身上映出的那張“俊帥到誤國”了的面龐,竟然第一次產生了,想在這張臉上,劃裂一道,破了這份完美的想法。

幸虧,這只是一個“衝動”的意念,稍閃即逝,而並非真地付諸行動。

合上劍身,甩至身後,彌子瑕又一次捧起這宗“信簡”,反覆閱讀,不時臉紅心跳,他就不停喝水,再逼自己多讀幾遍,直到再也不會有面上發燒,心跳亂頻的感覺為止。

“吾知頂做啦!”

彌子瑕把信簡仔細放進了一個裝飾豪華的奩盒當中,塞好扣鎖,把它就放在那個“弄璋兒”腳下。

從此,每天給“弄璋兒”奉香的同時,他就都會思索一遍這奩中之捲了。

雖然從這一天起,彌子瑕在不斷的弱化自己的“美”,也減少與姬元把酒、斫琴、田獵的活動,但是他的刻意疏遠,不僅沒有讓姬元淡忘了與他的關係,反而是更加密了宣他共宴的頻次。

姬元甚至以為,最近彌子瑕對自己的“不理不睬”,一定是生氣自己的官職還不夠大,於是就要給他加封更大的官職。

但是,按衛國律法,破格升職,總得有突出戰功才有機會。

於是,姬元環看衛境四周,琢磨著哪裡應該有一場足以體現瑕子瑕“勇力”的戰事,就派他出去“耍上一圈”,回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為他升官了。

衛境四周,晉、齊、魯、宋、鄭,這些年來,經過宋國向大夫“弭兵”運動的調停,都一直相對比較安生,並沒有什麼上了得“規模”的戰事發生,邊境地區小打小鬧的區域性“摩擦走火”,也都能在幾天內,就悄悄按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

“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姬元要表彰提升彌子元的心,是堅定的。

於是,他開始物色周邊,有什麼遊走於各國間的“間人”,可否提供一個訊息,挑選適合的“戰略伙伴”,來一場不大不小的“軍演”,練練手,訓訓兵,讓久未出鞘的寶刀,也去吻一吻它應該熱吻的“賊人”的鮮血。

而這個“間人”,沒有誰,比守臣來得更“專業”。

如果說,有王丹為各國間使行刺的前奏曲,為上一個時代的傳奇;那麼這段相對和平時期裡,可以恣意遊走於各國之間的“間人”,則是守臣不懈努力之下,自己給自己搏得的“名聲”。

魯國公主替他出資,他將小小郯國北境的“戰火”,有一出沒一出的一直“燃”著;這一套路,他都不知道有多熟練了;而今,聽說衛國國君,也想來這麼一出,他就“自自然然”地提交了“現成的解決方案”上去,建議在“魯、衛”交境處,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以預防可能來自晉國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