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攪局(第2/2頁)
章節報錯
羊斟哪裡還躺得住,遊走於滿腦的怒氣,把他一下頂得騰坐了起來,一把抽出床邊掛著的劍,三五下揮動,把床幔全都給劃破了,碎成一片,四處灑落。
要去救人,必須得有足夠的裝備和人手。
已不再是“召將軍”的“平安伯”,此時早已手下只剩下“護院家丁”,而再無疆場戰士了,要想再組織起一隻隊伍來,又不能給那些瞅他不順眼的人落下“集兵造反”的口實,他只有採取折中的辦法:組商隊。
他還有白馬,還有那群誓死效忠他,又曾一度逃跑過的手下。
只需要一個藉口,這些人,還是可以再次圍繞到他的身邊來,為他效力的。
可以遊走於各國的,沒有比“經商”更好的藉口了。
而商路遙遠又危險,組織一支用以保護財物的“祐隊”,則成了羊斟的一個不錯的藉口。
別的城邑,他不敢多言;而在他的封邑里,組建一隻護商隊出發的“祐隊”,他還是完全做得了主的,並且也並不違反郯國的法律制度。
為這隻祐隊,他給取了一個響亮的名號:
“造父”。
誰都知道“造父”,那是給周穆王駕過車的神御手。
而以“御術”吃飯的羊斟自然想借“造父”的名頭,吸引來最優秀的人才,以實現他去解救家人們的目的。
其實,在郯國,就依靠他“召將軍”的名號,就足夠響亮了,根本就不用拉上“造父”來增加宣傳力度。
重金招募的告示一出,短短几日,便募集了超過一萬的人馬。
這可是他萬萬沒想到的,一個“祐隊”給配成了“祐師”的規模。
既然人來了,他又不可能真就帶著上萬人的“祐隊”去行商,這顯然說不過去:哪有這麼多人的商隊啊?!
於是,他就把這些人,進行了重新配置、化整為零:一半留下為“祐隊”御手;另一半轉變成各行各業的“商人”,再按照準備去營救的兩類人所在的方向,分別設定二十個商隊,十條不同的行進路徑,三個輪換的批次,暫定每次行程在十天走一趟。
如此這般設計之下,郯國浩浩蕩蕩的“經商”人馬車流,便開始了從郯國往宋國、衛國、鄭國一帶的“搜人式”經商之行。
誰都知道吳國富有,誰也沒有想過,短短一個月裡,小小郯國竟然也一下湧現出了這麼多支“商隊”,更有意思的是,這支商隊的“經商作風”完全沒有章法,貨物不齊整也就罷了,報價更是千奇百怪,毫無章法,把這一路的市場價格,給衝擊得亂七八糟,經商的人,都紛紛寫信給自己的同行,請他們留心這群“不正常的商隊”,避免與他們交易。
“造父”的商隊,以“亂”成就了知名度,讓郯君很快收到了來自各個鄰國駐郯使節的上門責難,說他們破壞了各國之間的協定,任意定價,不遵守行業規矩,嚴重破壞了“商業”秩序,請求郯君對“造父”商隊的負責人:平安君,進行嚴懲,並勒令他不得再經營商隊。
“各位請回吧!吾自會處置。”
郯子對於這些“投訴”,心裡清楚是怎麼一回事,表面上還是客客氣氣地送回各位使節,但回頭他卻暗自偷樂:
“鬧得好!讓你們也嚐嚐什麼叫‘夾板氣’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