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辯明(第1/2頁)
章節報錯
“日月相交映,是為明也!此意光明,明瞭,如此簡單,有咩可辯哉!呵呵,吾先來!”
一串朗言,身形與話語一樣流暢的,是率先從船頭躍上亭邊親水露臺的,是一位腰繫綠絲絛的年輕公子,同色系的綠旗上,飄蕩著一個“遊”字。
“各位兄長,小弟遊雲,恕吾先拔頭籌,作為遊眅之子,吾父勤勉,一直有教吾:應知所知,不敢私掩知而不盡報,特難掩胸中成竹,如吾族之奮發精神,故先搶此答:‘明’,日左月右,男左女右,陽左陰右,如吾之一天,日升月落,天幕重開,朗照天下,澤被萬物,此為‘明’之大義也!”
說完這一段,遊雲將長袖一甩,右手背至腰後,讓腰姿更加挺拔,左手向前坦陳,邀請道:“請各位兄長不吝賜教!”
“遊兄所講,太過言表,鄉野婦童皆知,何由三年苦學,仍停於此意?憾矣!”
下面白旗那隻船頭因為站在船頭的公子情緒激動,動靜大而上下劇烈蕩了起來。
“噢,豐兄有異,請上臺賜教!”
遊雲衝著這位躍躍欲試的“豐兄”雙手拱揖,禮請上臺。
“好!”
連腰帶都是純白色的這位“豐兄”動作很猛,把船頭踏到很低,反彈時,一躍上臺,本來姿勢很帥,可惜最後一下給破了功,落地時踩到了自己的裙邊,單層的葛屨也沒能讓他的腳及時擺正姿勢,一個趔趄,幸虧被遊雲扶了一把,這才算是沒有跌倒在地,避免了更大的難堪。
眾人一通鬨笑,船頭也高低起伏起來,與飄動的旗幟互映,十分生動,氛圍變得有趣些了。
“多謝遊兄!小弟豐愷,於此‘明’意之解,吾以為所學多年,當有深掘:明之為明,緣由暗相襯,先至有明,若無暗,何來明?故,吾諗:明乃暗之所產:暗為母,明為子;母生子,故‘明’如吾等,皆為人子,日夜交替,子孫無限,是為‘明’之‘生’意;吾為明子,亦為明人,明人當如吾豐族所示,為人處事,當通身潔玉,毫無遮掩,天地可鑑,通透曠達,此為‘明’之‘深’意。”
“有理!講得好!”
“豐家多子,原來如此啊!”
眾人一通讚揚叫好,把船內事先準備好的蓮蓬,大多數都扔到了豐愷腳下。
“如此,小弟受教受教!”
遊雲衝著豐愷躬身行禮,慢慢走回到自己的船上,兩手空空。
“‘生深’不息,豐兄所講固有其理,吾意稍異,請容吾來述。”
說著這話的,是第三個準備上場辯論的“選手”———一位腰繫紅色絲絛,臉色發黃的公子由人扶著,爬上了露臺,整了整裙角,確定沒有被踩到,然後走到豐愷對面,深施一禮。
“小弟印彥,聽聞豐兄之‘明’解,頗自以為述其源、闡其深,吾意未然。”
豐愷上下打量著這位有些病怏怏的印公子,一臉憐憫,趕緊還禮敬聽。
“豐兄所述‘明’意,乃為物性;而吾所識之‘明’,為吾之目性:人有目,目之功能,方為明,明目清心,可眙清楚呢世間萬物所呈萬像,先至‘明’之用,無論日、月或者燈之光亮,若無人目去眙,何來有‘明暗’一說?固,吾意,有銳目者,明。”
“此言亦有理!”
“系喔!印兄果然眙法獨特!”
各船一通搖晃,又一批蓮蓬被扔了上來,或者就是“喜新厭舊”吧,這次落在印彥腳邊的數量,就是比豐愷要多。
“豐兄豐兄,你且休息陣哈,俾吾來!吾替你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