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中哋筒呢,各有50根蓍草。你倆個先執所有草,一整束一起,放在香上去燻,一邊做,一邊跟吾念,吾出聲,你哋唔需要出聲,繫心中默默跟著讀即可。來!”

“好吧,我不笑,我認真地燻,要哪哪都香香的,我們是認真的!”向重心中是在默唸,可是他念的,是這句。

“假爾泰筮有常,假爾泰辭有渾。信官向鄭、向重,今以定加冠吉時之事,未知可否,爰頎所疑於神於靈,吉凶得失,悔吝憂慮,惟爾有神,尚明告之。”

這才是正確“領讀”版本,管牙師父一字一拖腔,“飽含著真情”認真把這一段唸誦了一遍,還適當地每一句中間,停夠等時時長,以便兄弟二人可在心中同速默讀,很有節奏感和儀式感。

“好,回到你們的座位上坐低。”

兩個“香香兒”乖乖地走回書案邊,並排下落,同步坐到了預先放好位置的蒲團上。

“以嘎,用你哋的左手落著一根蓍草放返竹筒內,以示乾坤未分,天地混沌。”

管牙接著發著指令,儀式感的下一個步驟,按著他的所學,一步不錯地進行著。

“‘太極生兩儀’———以嘎,把餘下之49根蓍草,用左右手隨意分成兩把,左手為‘天’,右手‘地’。”

“噢!有點象塔羅牌算命,隨便分兩份兒,隨機的第一步。”向重心中暗想。

“‘天、地、人為三才’,從右手抽出一根蓍草,系左手手指屘與無名指哋手指喇夾住,此為‘人’。”

向重手小,這兩個不常用的指頭夾起來草來還挺費勁,真是有點不得技巧,力度拿捏不準,差點兒把蓍草夾斷,心想:“人啊人啊,這個‘人’還真不容易!”

“以嘎用右手計數左手中的蓍草,要每4根一組、4根一組地數,此為‘四季’……系,就係咁麼樣……”

“我擺,我擺,我擺擺擺……”

向重覺得很滑稽,這似乎是幼兒園學歷期間的遊戲;不過,也象是高數學微積分那段日子的“排列組合”的取數,總之,這麼認真地數草,還真是兩生第一次,還是態度嚴肅認真一點兒吧!

“師父,吾哋不夠四根啦?”向鄭先擺完,拿著手中的三根蓍草認真地問管牙師父怎麼辦。

“吾哋啱啱好,就餘4根!”向重剩下的是一組整數。

“系左手無名指與中指哋手指喇處夾住!”

“哎,我這左手還真忙,一共四個手指縫,這就佔用掉了兩個了。夾著好累啊!難道要一直夾著?”向重本來剛才夾著就夠累的了,師父也沒說讓放下,這下,又夾緊一個縫,好吧!又酸又累啊,沒想到,這個儀式,不僅麻煩,還挺累人。

“莫俾果哋蓍草落低,夾緊喔!呢哋系象徵著‘閏月’。以嘎注意眙下,你哋嘅左手裡所餘蓍草之數目,或者系一、或者系二三、或者系四。記住你哋自己目前蓍草之數目。跟著落來,放低左手邊蓍草,吾哋來照看右手。”

終於可以先把左手休息休息一下了,向重把左手這些“珍貴的蓍草”,按位置和數目,分類認真放好,先擺在了一邊;向鄭一看向重這麼做,也就照做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