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第3/4頁)
章節報錯
李慎道“工匠們都是拿錢辦事的,皇兄要付給他們銀錢的,他們自然能吃肉,只是不願意在我們面前吃肉。”李承乾笑著沒有講話。
一頓飯簡單吃好,李承乾將碗筷放回食盒中。
寧兒拿出一卷紙低聲道“這是京兆府送來的書信。”
京兆府尹是皇叔李道宗,他能夠第一時間將各縣的情況稟報給東宮,或者是稟報給父皇。
裴行儉這個縣尉終於開始做事了,其實讓他做的事很簡單,所謂渭南的三年的規劃,比之涇陽的五年規劃難度低太多了。
圍繞著渭南的水土情況,大規模種植大蔥與柿子。
本來想要在渭南多種一些黃菜,只是對現在的關中來說,黃菜在關中遍地都是,因此現在還沒有大規模種植的必要。
因此種大蔥與柿子,並且製成更好的柿餅成了渭南縣未來三年的規劃。
畢竟渭南華縣的大蔥一直都是關中的一大特色。
只不過將這個特色提前種出來。
有了足夠的大蔥,豬肉就有了更多的可食用方式。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涇陽的養豬業今年年初開始紮下根基,來年渭南的大蔥有了成效之後。
雙方是相輔相成的,也是可以長久合作的。
只不過現在的裴行儉與許敬宗都不知道,他們兩縣之間的關係。
東宮太子嘛,一直秉持著因地制宜的方略辦事。
這是辦事的準則,也是一種本能上的習慣。
慢慢建設大西北,給大西北逆天改命,在不久的將來,在西北種出一大片的樹林,讓戈壁成為樹林。
人生理想有很多,眼前不過是人生理想的一小步而已。
父皇的避暑別苑已經有了框架,牆壁都已砌好,房梁也已架好了,剩下的就是鋪設瓦片,鋪好地面。
關中一旦入夏之後,皇宮確實悶熱,年輕人尚且能夠捱過去,母后與皇爺爺可不行。
“皇兄,弟弟會用尺子了。”李慎咧嘴笑著,露出一口剛換過的門牙。
李承乾又道“你畫個三角形,再從三角形中畫一個圓。”
李慎聞言,拿著尺子先在一塊木板上畫了一個三角,而後又在三角形中貼著三條邊,用圓規畫了一個圓。
這個弟弟還有建築學方面的天賦?
李承乾吩咐道“你將這個別苑整體框架圖紙畫一遍。”
李慎笑著點頭,目光望著這個正在興建的別苑,用尺子畫著圖紙,利用他眼前的僅有所見,畫出這個別苑圖紙的總圖。
當皇兄的時而去看一眼他的進展,時而給三兩句教導。
其實李慎的數學成績很差,跟李治一樣差。
不過仔細看起來李慎對圖形的理解能力很強。
寧兒道“殿下對京兆府還有交代的話,需要轉述嗎?”
李承乾低聲道“不用了。”
裴縣尉終於開始做事了,這個新任的縣尉這才任職半個月。
至今才開始做事,除了領頭做出地方成績,關中各縣富有了,朝中才能富有,才能有修橋修路,賦稅的改制才能提上行程。
因此各縣的富饒與否,也間接影響著中樞的力量強大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