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嘆道“他不讓朕修建九成宮,也不讓朕在龍首原修建夏宮,反倒是拿錢去修建河西走廊。”

“唉……”一聲嘆息,這個皇帝有些落寞地道“你說朕能不成全他嗎?”

房玄齡道“陛下向來明鑑,一定是會成全的。”

“太子還有說什麼嗎?”

“太子說起了一個人,是劍南道出身的李義府。”

李世民滿不在乎地道“李義府是何人?”

房玄齡回道“是今年的科舉後及第的,新任門下省典儀,看著是個很普通的人。”

“他不要裴行儉嗎?”

“陛下,臣將裴行儉放在了渭南縣,太子殿下多半也會為難,不好調動他。”

李世民忽然笑了,道“所以說,還是伱房玄齡早早謀劃,讓太子不敢將手腳伸得太遠。”

房玄齡忙行禮道“臣應該的,太子缺少歷練,有些事不能太由著他。”

“多半承乾這孩子心裡有悶氣了,他明明對裴行儉很看重,卻因你這個老師的任命,他又調動不得,有苦難言。”

這些話,坐在屋內的長孫皇后聽得清楚。

陛下還是那個陛下,朝臣也是當年的朝臣。

千萬不要懷疑房玄齡,長孫無忌,尉遲恭這些人對陛下的忠心。

如果承乾因他近來的作為就得意忘形,那也未免太小看當年的英雄好漢了。

放在李承乾眼前是大唐的忠臣良將。

而這些人與當今皇帝都是有過命的交情的,是能夠託付身家性命的。

房玄齡道“陛下,那這事……”

李世民看了文書,點頭道“讓李大亮走一趟河西走廊。”

“喏。”

“還有。”李世民又補充道“告訴李大亮,盯住李義府。”

“喏。”

房玄齡點頭,快步離開。

長孫皇后整理著孩子們的衣服,心中清楚現在的承乾,他的實力還很薄弱。

長安城的金光門外,這裡是長安城的西城門,走入城內便可以見到居德坊與群賢坊。

上官儀腳步匆匆而來,見到人笑著問道“可是李義府當面。”

李義府行禮道“在下門下省典儀李義府。”

見到人了,上官儀長出一口氣,他遞上一卷信,道“這是太子殿下讓下官交給你的。”

李義府先是古怪地看了這個人一眼,伸手謹慎地拿過竹筒,還未開啟只是放入懷中。

上官儀笑道“聽聞義府兄弟與世家子弟有仇怨?”

李義府不屑一笑,道“他們都是賤人。”

上官儀也是朗聲一笑,連連作揖之後,快步走入長安城門。

長安城內,李大亮站在朱雀門外,此刻甲冑被嗮得滾燙,汗水早已浸溼了衣衫。

房玄齡從朱雀門走出來,遞給他文書道“這是調兵的文書,帶領軍衛一千兵馬前往河西走廊。”李大亮抱拳,大聲道“喏,末將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