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寧訕訕一笑,領著他道“明日就要赴任,今晚切莫宿醉了。”張玄素神色嚴肅地點頭。

翌日,天剛亮的時候,張玄素頂著宿醉又昏沉的腦袋匆匆坐上了車駕,前往洛陽赴任。

而在今天的早朝上,神色萎靡的還有褚遂良,他是一晚沒睡,一直在處理各縣的文書,站在朝堂上,沒了往日的神采奕奕,死魚一般的雙眼目視前方。

直到太子殿下走入大殿,褚遂良的目光有了些許亮光,目光跟隨著太子殿下移動。

今天的早朝有許多事要說,一來是陝州的水患,二來是長安城的修繕事宜,還有支教的準備工作。

下了早朝之後,李承乾便徑直回到了寧靜的東宮。

近來皇帝很忙,比如說東宮太子支教之策,陛下已接連看了好幾天了。

李承乾回到東宮用午飯,李麗質正在崇文殿前給小武與徐慧講課,這兩個弟子給她練練手正合適。

既是師徒,也是東陽與麗質的好朋友。

東陽坐在廚房邊,拿著藥經正在看著,那頭小鹿便臥在主人身邊,閉著眼,它的耳朵偶爾還會晃動兩下。

“有些時日沒見到孫神醫了。”

聽皇兄問話,東陽放下手中的藥經回道“孫神醫也去陝州了,大水之後可能會有大疫,他老人家說要去看看。”

李承乾拿著少府監做出來的小滑輪反覆打量著,點頭道“孫神醫還是那位孫神醫吶,果然還是留不住他老人家。”

東陽道“他老人家說會回長安的。”

本來是想將孫神醫留下的,東陽跟著他學醫有三年了,將藥經都傳給了東陽。

現在爺爺與母后的病情也沒什麼大礙了。

李承乾將小輪子扣在尺子間的開合處,試著推動輪子,看著刻度移動,一個簡單的遊標卡尺終於有點模樣了。

在製造生產中,尺子是十分重要的生產工具,精細的尺子是製造業走入精細化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李承乾走到東宮的庫房中,開啟幾個箱子,找出了幾顆明珠。

也不知道是誰送給東宮的,大概是十七歲那年的時候,宗室中人送的。

遊標卡尺的構造很簡單,沒有儀表盤,只能測量到毫米。

試著用遊標卡尺的尖端夾住明珠,測量著直徑的尺寸。

再用直尺對照,李承乾看著兩把尺子的刻度,從卡尺間拉出一條細長的木屑,沉著臉不語。

好奇來看皇兄舉動的李治與李慎,也在觀察著,見皇兄蹙眉不語,他們兩兄弟也皺眉思量著。

李承乾揣著手坐正,道“你們不去找狄仁傑玩?”

李治的目光從尺子上收回來,道“狄仁傑不在京兆府,跟他爹又出去了。”

李慎道“皇兄這是尺子嗎?”

“嗯,送你了。”

“當真?”

“不要算了。”

李慎連忙從桌上拿起這把簡陋的遊標卡尺,他欣喜道“皇兄造出來的東西一定有用。”

李承乾將明珠收了起來,放入庫房的箱子中,再將箱子上鎖,把庫房的門關好之後。

這個卡尺是個失敗品,再好的木料都會出現磨損,打消了先前只用導軌用鐵製,眼下來看必須要全鐵造才行。

人清閒無事可做的時候,總會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