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陛下當年之風(第4/4頁)
章節報錯
念張玄素是個人才,李承乾找了舅舅串通之後,以此人勸諫之賢調任洛陽任職洛陽刺史。
李承乾完全忘了在當年,張玄素其實是在東宮任職過的,就當是念及舊情,讓他與馬周去主持洛陽事宜。
偶爾得閒,李承乾便出了長安城,去外面看看。
李績從朔方回來了,與當初一樣,他親自給太子趕著馬兒,馬車在官道上走得並不快。
“太子殿下,薛萬備何在?”
李承乾坐在搖搖晃晃的馬車內,解釋道“從高昌回來之後薛萬徹封潞國公,孤讓他回去休息幾天,況且他們兄弟幾個難得團聚。”
李績笑道“他們兄弟確實不容易,只可惜當年薛世雄過世得早。”
一路到了渭南縣外,這裡還有一個造紙作坊,一車紙張正在被運送出來,運往潼關。
關中的生產井然有序,幾個作坊也在勞作著,都是一些簡單的手工作坊。
渭南縣處於關中各縣製造的下游,他們主要給渭北縣生產能夠盛放葡萄釀的陶罐,給涇陽回收舊紙張,編制籮筐。
“太子殿下,再往前走就要到華陰了。”
李承乾看著外面的風景,抬頭看去,道“恐怕要下雨了,回去吧。”
“喏。”
人算不如天算,這雨水說來就來。
李績戴上斗笠,他依舊趕著馬兒,道“震兒來信了,他說現在河西走廊的商賈遍地,市稅比之以前幾個月都要多。”
“大將軍送信讓他回來吧,過了新年再去值守。”
李績道“就讓他留在河西走廊,現在正是商賈最多的時候,讓他離開不合適,這孩子還聽說了殿下與侯君集的事,特意來信問。”
李承乾看著馬車外的漫天雨水,道“就說孤一切都好。”
“喏。”
這場雨讓關中的氣溫驟降,馬車到了長安城門前,李承乾走下馬車,一旁的守兵當即站得筆直。
與以往不同,現在眾將領看太子殿下的目光都不同了,因侯君集的事早已傳遍了軍中。
如今再見到太子,心中敬意便油然而生。
這不是什麼表態,也不是什麼站隊,只是對東宮太子單純的敬意。
李績道“聽近來處默那個小子抱怨,說現在東宮右率只有十個人了。”
李承乾揣著手站在城門下躲雨,道“少點好,人多了就煩。”
收拾著馬兒的韁繩,李績忽然笑了笑對一旁計程車卒吩咐道“將馬兒牽走。”
李承乾看到了城牆上貼著的告示,這是崇文館招收支教夫子告示,高門子弟鮮有去支教的,能夠去支教多數都是那些寒門且科舉落榜後,滯留在長安的學子。
維持生計,還能教書為業,這有什麼不好的,這政令放出不到半月,去崇文館報名的人數就有上百人,顏勤禮還要一一挑選過,今年入冬之後就要將人派出去。
加更了,加更了(已老實)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