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明達的修行(第3/4頁)
章節報錯
李承乾惡補著相關的兵法經驗。
中原的戰爭不像在草原上,所用的戰略不同,騎兵在草原的作用也與城池戰不同。
李世民喝著茶水,走到兒子身邊,問道“看得懂嗎?”
李承乾道“有些複雜,不過看起來簡單實際運用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看著兒子謙遜的態度,李世民原本掛在臉上的笑容,又消散了一些道“回鶻人與突厥人的本事很好。”
李承乾道“所以要將他們本領利用消化起來,並且汲取經驗之後為我們所用,父皇以為呢?”
李世民沉聲道“你考慮得很長遠。”
“兒臣是儲君,自然要考慮得更遠一些,先前攻打高昌之時,兒臣的糧草佈置有不夠好的地方,往後是需要調整的。”
李世民端著一碗茶水又離開,坐在了妻子身側。
長孫皇后道“承乾如此用心,陛下應該高興才對。”
李世民放下茶碗道“這孩子就是太注重基礎,就如箭術,他說箭術的基本功要練好,長年累月他竟然練了四年之久。”
“陛下是覺得承乾不該注重基礎嗎?”
李世民嚥下茶水道“說不上不好。”
長孫皇后道“陛下是覺得承乾的心氣不夠高?”
李世民神色凝重地又不言語。
李承乾翻看著這些軍報,忽然聯想到後世的蒙古是怎麼推平歐亞大陸的,笨重的重騎兵與輕便的蒙古騎兵,又是怎麼打仗的?
這些問題與眼下的對外戰爭來看,好像又沒有特別明顯的參考意義。
關中入秋後,裴行儉與薛仁貴住到了渭南縣,蘇定方將軍將口信送去給河東士族之後,柳員外就親自帶著女兒來與薛仁貴成婚了。
身上擁有軍職的薛仁貴與裴行儉,如今已然與當年不同了。
當蘇定方的訊息送去之後,柳員外的市儈與精明告訴他,現在這個薛仁貴絕對不能小看。
渭南縣正在舉行一場大婚,在一間不算大的宅院前,薛仁貴迎娶了柳氏這個妻子。
當蘇定方將軍來主持這場婚事,裴行儉見到了當初如何桀驁不馴的柳員外,在大將軍面前要多卑微就有多卑微。
這讓裴行儉明白,這世道依舊變化不大。
等賓客散去之後,婚事便結束了。
裴行儉坐在渭南縣的縣衙,張大安正在縣衙的一棵樹上摘著柿子,他將柿子一顆顆地摘下來,用竹簍裝起來。
裴行儉看到門前也放著一筐柿子,問道“當年怎麼沒看出這顆柿子樹能夠結果這麼多。”
與裴行儉年紀相仿的張大安笑道“怎麼?現在你後悔辭去縣令一職了?不過你後悔也沒用了,下官是渭南縣的縣令,這顆柿子樹上的果實也歸下官所有。”
張大安依舊摘著柿子,他是一個很勤快且務實的人。
當初辭官之後,裴行儉就相信以京兆府的眼光,張大安這個人比自己更適合當一個縣令,也能做得更好。
張大安從這棵樹上摘了兩筐柿子,他脫下粗糙的外衣道“如你所說當初這顆柿子樹結不出這麼多果實,後來讓郭寺卿來看了看,他說是屋簷太高了,擋住了陽光。”
“去年冬天,下官將那片閒置的屋頂拆了之後,今年就得到了豐收,郭寺卿將這棵柿子樹治好了。”
裴行儉現在所住的家在縣衙邊上,這是張大安特意安排的,而薛大哥的家在渭南縣的另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