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給太子的封賜(第2/4頁)
章節報錯
李恪聽著這些話語,又沉默不言了,原來都很忙,也不容易。
今天父皇遲遲來到太極殿,手執笏板的群臣行禮之後,早朝就開始了。
各部彙報結束之後,這一次早朝所議論的還是這一次的高昌一戰,麴智盛正在被押送來長安的路上。
高昌王麴文泰自縊了,人都死了總不能讓一個死人來長安獻舞。
早朝上爭論著該如何安排高昌王的兒子麴智盛,並且往後如何治理西域。
牛進達道“陛下,末將願再去西域,征討欲谷設!”
程咬金道“老牛說得是,末將也願前往,這功勞不能都讓侯君集一個人拿了。”
說話間,想要反對的文臣一列,他們沒有開口而是將目光全部投向了當今的太子殿下。
李世民也看向了自己的兒子,看他閉著眼,對眾人的目光視而不見。
“咳咳咳……”殿內傳來了咳嗽聲。
這咳嗽聲來自趙國公長孫無忌。
李承乾緩緩睜開眼,面向父皇道“想來父皇心裡早有定論。”
大殿內短暫地安靜了片刻,李世民望著滿朝的文武大臣,還沒出言。
魏徵站出朝班道“敢問太子殿下,此番河西走廊還有糧秣幾何?”
“滿打滿算六萬石,後續關中的糧草再運出去,能有十萬石。”李承乾又解釋道“此戰糧草準備是充足的,可大軍在外原本只是預估了五萬兵馬用六十萬石糧草,能夠用到今年夏天,可後來各地聚攏的兵馬何止六萬人。”
魏徵朗聲道“陛下,若在西進恐行軍各路將領疲憊不堪,糧草不濟,恐徒增負擔,當效仿太子在河西走廊治理之策,往後不僅僅要在河西走廊屯糧,更要在高昌囤糧,糧秣足夠才能再論西進之策。”
見兒子沒有繼續發表看法,李世民讓文武兩邊繼續商討。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滿朝文武都會下意識地覺得,太子殿下手裡有錢有糧,只要得到太子的支援的事,就一定能夠施行下去。
這一次早朝到了午時才結束,總的來說眼下具體的方略就是將西域的東南商道給清理一遍。
具體的落實方案以清剿為主,焉耆使者牽頭,安排還在西域的大軍將商道犁一遍,將沿途的馬賊清理乾淨。
這麼做有好處,能夠得到西域人心的同時,還能夠穩定商道。
從昨日送來的軍報來看,其實不用朝中做什麼,唐軍打下了高昌之後,很多馬賊都西逃了。
他們或者前往更西面,繼續以劫掠為生,或者是投效西逃的欲谷設。
大唐對西域的戰事遠沒有收場,現在只是堪堪奪下了高昌以及東南一片的疆域。
天山沿線的草場,伊犁河上下游依舊還沒握在大唐手裡。
奪下了高昌就有了繼續西進的跳板,這都是以後的打算了,大唐西進不會只有這一仗的。
李承乾在東宮簡單用了一頓午飯,李麗質去給她的兩個弟子上課了,東陽還要跟著孫神醫去看望病人。
其餘的弟弟妹妹都去看望母后了。
東宮難得安靜,用罷飯食後,皇帝就送來的旨意,太監朗聲道“陛下有旨,太子主持錢糧排程以來,朝中眾臣皆稱賢明,望太子往後謙遜勉勵依舊,賜入尚書省之權,封陝東道大總管,領洛陽,潼關,關中各縣農事建設,加賜玉璧一雙,金車一駕。”
這位常伴在皇帝身邊的老太監唸誦完旨意,道“太子殿下,領旨吧。”
李承乾雙手接過旨意,道“謝父皇。”
老太監咧嘴笑道“恭賀殿下了,老奴就先告退了。”
見孫兒收好了旨意,李淵努著嘴道“你父皇當年是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
李承乾蹙眉道“依照爺爺這麼說,父皇是小氣了?”
李淵忽然一笑道“去看看吧,尚書省很久沒有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