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謇再一次躬身行禮道“此番告別,就此遠遊了。”

李承乾從一旁的書架上拿下一卷書,遞給他道“這是這兩年整理出來的內容,都讓人記錄下來了,出門在外,閒暇之餘拿出一卷書來看,也算是一件不錯的事。”

李德謇接過這卷書,笑道“謝殿下。”

走到中書省門前,李承乾道“不遠送了。”

“在下告辭,殿下莫要相送。”

李承乾看著遠處頷首。

李德謇走了,他獨自一個人翻身上馬朝著南面而去,有人說終南山是一個充滿了傳說的地方。

就連現在的王珪老先生也一直都在唸想著有朝一日去終南山養老。

也不知道此去之後,他會何時再回來。

夜裡,李麗質與東陽又來到了中書省,忙著整理與批閱這些奏章。

李承乾翻看著洛陽送來的文書,馬周又招收了三千民戶,現在朝中的政令順利下發到了洛陽,李義府也到了洛陽,並且在洛陽除了擔任御史以外,暫任洛陽的主簿。

這是馬周臨時讓人暫領的官職,照章都向朝中稟報了。

洛陽宮許久沒有修繕了,也一直荒廢至今,權萬紀也遞交了文書,看看是否需要建設洛陽宮。

以往在洛陽登基的皇帝也有不少,因此皇宮舊址也被保留下來。

李麗質與東陽習慣了朝中的章程,準確地來說這兩個妹妹的批閱奏章方式都是自己這個東宮太子教出來的。

她們的措辭方式也更像當今太子。

除了行書筆跡上的區別,甚至沒人覺得這是兩位公主殿下批閱的奏章。

兩個妹妹一邊批閱著奏章還在說著悄悄話,大抵上都是與小武,徐慧相關。

因為長樂公主收了她們兩人當弟子,李麗質要教授她們的除了數術之外,還有關中的治理方略。

接近子時,兄妹三人這才忙完了眼前的事。

李承乾帶著兩個妹妹走出中書省,關上了大門。

李麗質提著一個燈籠,燈籠的火光隱約只能照亮布鞋,她低聲道“妹妹又將民部與兵部的文書重新批註了一番,朝中文吏做事還是不夠詳細。”

東陽也提著燈籠走在一旁,低聲道“嗯,姐姐說得是。”

說完兩句,一路上又無話了,兄妹三人的疲憊都在臉上。

今天忙完了這些事,明天應該會輕鬆一些。

平時,只要皇兄準時在傍晚時分回到東宮,她們也不會來中書省幫忙。

如果到了夜裡還不回去,她們在東宮用了晚飯之後,藉著給皇兄送飯的由頭,就來中書省幫忙。

回到東宮之後,高陽,李治與李慎正苦著臉自己洗衣服。

李慎年幼一些,只有八歲半,還沒到十歲,用李麗質的話來說,早一兩年也沒什麼。

其實李麗質這個東宮長姐也很辛苦,到夜裡還要照顧弟弟妹妹。

等她們睡下的時候,還要確認東宮中弟弟妹妹的宮殿燈火都熄滅了,李麗質這才回自己的長樂殿內去睡。

長樂殿是她自己取的名字,本來公主成年之後是要建設公主府的,只不過李麗質並沒有這個打算。弟弟妹妹也有樣學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