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搖頭道“當然不是了?”

“那朕怎麼聽說現在河西走廊聚集了這麼多的商賈,是什麼人一聲令下,讓他們在去年秋天就停下了貿易,全部遷居武威郡。”

“父皇,商賈是一群很敏感的人,他們得知戰爭的端倪,就會做出趨利避害的行為,這不奇怪。”

長孫皇后聽到父子倆又說起國事,神色不悅問道“是在朝堂大殿上說不完這些話嗎?”

東宮的錢袋子就拴在京兆府,即便那些商賈不是聽從太子號令,肯定也都聽從京兆府號令的。

父子倆同時安靜了下來,並排坐在桌邊剝著核桃。

李承乾小聲道“最近父皇還上火嗎?”

“喝了半個月的涼茶,好多了。”李世民嘴裡嚼著核桃道“睡得也很不錯,你怎麼樣了?”

李承乾搖頭道“喝了半個月涼茶,不管用。”

言罷,還指了指側臉的幾顆痘痘。

李世民頷首道“朕那裡還有幾根山參,你喝點參湯試試?”

“好呀。”

李承乾點頭。

李世民又低聲道“你少吃點核桃。”

李承乾又拿起茶碗,頷首不語。

皇帝夫妻來東宮用了飯,皇后親自給太子殿下剃了鬍子,又給太子修理髮髻,修理面容。

陛下小睡了片刻,皇后給東宮孩子們都修理好了長髮之後,這才離開。

貞觀十一年一月中旬,一個叫做張玄弼的人帶著一家幾口人來到了長安城,他是早年前的益州參軍,又是大儒弟子。

人到中年的張玄弼在太液池邊見到了正在休沐的皇帝與太子。

以往東宮太子是不休沐的,因皇帝休沐太子就要監理國事,只是今年的許多事都安頓好之後。

發現去年該做的事都做完了,今年的事還要等著各處的奏報。

李承乾是清閒到休沐的。

接過母后煮好的參湯,李承乾嚐了一口蹙眉道“母后加了蜜水,味道更好了。”

長孫皇后道“以往你小時候就經常喝,現在你身體也硬朗了,卻也不用常喝。”

“謝母后。”

長孫皇后笑道“稚奴,餘下的這些湯你都喝了吧。”

“啊……”李治正埋頭給父皇整理拼圖,聞言忽然抬頭,隨即應下,將鍋內的熱乎乎的參湯,咕咚咕咚地飲下。

不遠處,皇帝正在與張玄弼說著話。

李承乾拿著一根徑直的魚竿,手握處的魚竿的尾端是用玉石製成了的,玉石與竹子的交界處還鑲嵌著金邊,看著很是華貴。

光是這玉的質地與金邊足可見價值不菲了。

“母后,這是誰送的?”

“你舅爺託人做的,讓人送來的,知道你喜歡釣魚,今年你也十九了,他老人家怕活不到你二十歲那年。”

李承乾忽然一笑道“看來舅爺平時清貧,藏著的財貨一定不少。”

長孫皇后有些無奈道“你舅爺與母后說過了,等他過世之後,他積攢下來的家業也都交給母后了,母后也管不好那些家業,你舅爺說可以交給你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