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眼前這個太子的神色並不好看,高士廉嘆道“老夫雖年事已高,在各地名仕與當年的門生舊故之間也能說上幾句話的,現在洛陽正在重整,而且由太子殿下指導洛陽建設,如果這些農戶沒處去了,或者是被門閥欺凌,他們都可以去洛陽謀生,或者是遷居來關中,這裡有他們一口飯。”

李承乾並沒有因此惱怒,而是平靜地放下書信,道“這是一個爭取人心的好機會,孫兒會讓人在洛陽各地張貼布告,宣傳關中以及洛陽的建設,吸收更多的人口。”

將危機轉化成一次機會,高士廉撫須笑得很開懷,撫著桌子笑了好久。

笑聲迴盪在院子內,他老人家低聲道“老夫有這般的大外孫,他現在還只是一個太子,真是老天不長眼。”

李承乾失笑道“舅爺說笑了,這和老天沒有關係。”

“也對,也對。”

“多謝舅爺指點,關中建設刻不容緩,孫兒就先回去了。”

高士廉嘆道“去吧。”

這個時代的人有這個時代的人生活的方式,眼前也只能改變一方土地上的人而已。

再有一天就要開朝了,一家人正在吃午飯,安靜的崇文殿外,偶爾有一陣冷風吹過,一群弟弟們坐在一起,正安靜用飯,偶爾有筷子碰到碗上的動靜。

李淵坐在上座,抿著嘴正在吃著芹菜。

李承乾吃著一張餅,就著一些醃蘿蔔吃著。

“皇兄,弟弟也想學箭術。”

聽到一旁的弟弟試探著開口講話,李承乾道“為何要練箭術?”

李治看了看皇姐道“姐也在練箭術。”

李麗質也夾起一些芹菜,放入碗中,道“等姐姐學會了,教伱就好。”

飯桌上,李承乾看到了李慎與李治之間的眼神有交匯,這些孩子的心思如何?一想就能明白。

現在李麗質與東陽開始練箭術,弟弟妹妹都想跟著一起練。

怎麼?東宮還要開設一個箭術班?

李承乾道“練箭術需要刻苦,如果沒有太好的天賦,孤吃過的苦頭你都要吃一遍。”

“弟弟不怕苦。”

聽他回答得這般果斷,以他的心性,以及養只鴨子,現在就有些半途而廢的架勢,不見得箭術也能持之以恆。

這並不是小瞧他,而是李治的天賦就與箭術沒有關係。

可能只是一時興起,過些天吃了苦頭之後,就會放棄了。

李承乾道“爺爺,孤這些天要忙著朝中的事,她們的事還要爺爺多多照看。”

李淵的牙齒越來越少了,年剛過七十,如今七十有一歲的老人家白髮蒼蒼。

他老人家年輕時沒有養好身體,現在咀嚼食物都很費勁。

不過爺爺亦是箭術高手,這是聽李績大將軍說過的,而且是個不世出的箭術高手。

李淵笑呵呵道“承乾你放心忙朝中的事。”

“嗯。”

用罷飯食,李承乾回到寢殿內,換上一身較為輕便的衣裳,出來的時候,就見到了弟弟妹妹從高到矮,站成了一排,正在學著拉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