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說去,還是回到了那個問題,並不是因你位高權重,人們才會聽你的,而是因你有能力帶給他們更好的生活,這些人才會聽你的。

所以,即便是朝中對自己這位太子的行事之嚴苛,常常頗有微詞。

可這種規矩,必須要持之以恆。

關中就像是一個需要小心翼翼捧起來的小窩,這個小窩好不容易有了一些點綴。

各縣的縣官難道就不應該戰戰兢兢,恪盡職守嗎?

李承乾在名冊上寫下了兩個名字,而後拿出老師的印信,將兩個縣官的名字寫在了罷免的名冊上。

朝中正在休沐,太子監理朝政,房相用來批閱文書的印信自然而然就到了房相的弟子,監理朝政的太子手裡。

而後翻看著其餘的文書,其中還有涼州送來的軍報,吐蕃將遊蕩在吐谷渾地界的兵馬撤走了,松贊干布似乎將各地的兵馬全部收攏了起來。

並且當初來唐的吐蕃使者,桑布扎也回到了吐蕃,去了祿東贊身邊。

桑布扎離開長安之後,又去了一趟泥婆羅。

讓松贊干布迎娶了泥婆羅的公主,從此吐蕃與泥婆羅修好。

寧兒注意到太子殿下的神色多了幾分冷峻。

李承乾繼續往下看去,松贊干布遷都邏些之後,大力發展屯田,也不知道吐蕃的屯田之策是怎麼樣的。

對牧民來說反而是累贅吧

桑布扎此番來唐做了很多事,回到吐蕃之後桑布扎又向松贊干布遞交了改制之策,其中就有將官吏品階進行調整,他們用一種章飾的顏色來劃分品階。

賦稅,刑罰,禮儀,在大相祿東讚的名下,還設定了小相。

改進了兵制,桑布扎甚至利用均田制的方略,廣開田畝,將一些王田分給了更窮苦的吐蕃牧民。

松贊干布對吐蕃的統治力更強了,甚至得到了吐蕃牧民的民心,成了一個被歌功頌德的藏王。

照理說這樣的藏王應該是歌功頌德的,他的年紀與自己這個東宮太子的年紀相仿。

這更是令人咋舌。

李承乾為松贊干布這等人物,表示惋惜,既生瑜何生亮呀。

大唐在發展的這三五年間,眼下同時間的吐蕃也在積蓄實力。

寧兒適時遞上一把圓扇。

李承乾很自然地伸手接過。

寧兒只要站在太子殿下邊上,就能時刻知道殿下眼前最需要什麼。

而李承乾也習慣了這種默契,只要寧兒在身邊,不論需要什麼,伸手就能拿到。

搖著手中的圓扇,李承乾笑著暗想,希望松贊干布這個天選之人,他千萬不要想著與大唐開戰吧。

李麗質快步走入殿內,道“皇兄可以用飯了。”

李承乾放下手中的軍報,伸了一個懶腰站起身,道“你們究竟從父皇的那裡拿了多少東西。”

李麗質雙手揹負,道“又沒有將父皇的甘露殿搬空。”

“呵呵呵……原來你們還想將父皇的甘露殿搬空啊。”

“爺爺還以為我們造反了呢。”李麗質快步走到飯桌邊,洗手之後,這才坐好。

弟弟妹妹早就洗了手,拿著筷子已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