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你父皇即位之後,與頡利在渭水相見,溫老先生才回到朝中,這些年一直在治理朔方,如今才回到朝中。”

“你去見見這位老先生,他現在就與你父皇在甘露殿。”

“喏,兒臣這就去。”

李承乾收拾好衣裳,穿好外衣腳步匆匆出了東宮。

走出東宮後,李承乾揣著手也放慢了腳步,問向一旁的寧兒姐,道“寧兒姐認識這位老先生嗎?”

寧兒搖了搖頭,稍有回憶,道“當初奴婢在秦王府做事,只是聽說這位老先生是以前那位東宮太子的先生。”

李承乾大致明白了,武德年間李建成還在位,溫老先生是當初的東宮太子李建成的人,而後去了太谷與突厥人打了一戰戰敗了,被俘了之後寧死不屈,流落在了陰山。

再之後就有了玄武門的事,渭水之盟後頡利就將這個老先生還了回來。

之後才知道了皇帝已經換了人。

老先生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繼續效忠李唐。

李承乾走在陽光下,嘆道“這大唐立足不到二十年,卻有數不盡前塵往事。”

武德走了九個年頭,貞觀也才剛剛開始第九個年頭。

寧兒默不作聲地跟在太子身後。

甘露殿前的太監見到太子很主動地讓開路。

意思是不用通稟可以直接入殿,李承乾大步走入殿內,距離父皇最近的太監不論怎麼換,這位老太監一直侍奉在父皇左右。

殿內,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坐在一張椅子上,正在講述著。

他老人家身側還有一個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想必這位面生的人就是顏勤禮了。

老先生正在陳述著他在朔方的種種事。

李承乾默不作聲坐在角落,看著眼前的這一幕,當初還是問起突厥方略時,聽於志寧說起了治理突厥的方法。

那時候較為激進的魏徵與較為偏向溫和一派的溫彥博爭論了很久。

最後還是選擇了較為溫和的方式安置突厥人。

到現在,這件事還在魏徵耿耿於懷。

溫彥博講完雙手遞上一卷書,算是與皇帝交代完了工作,坐在椅子上撫須觀察著太子。

李承乾禮貌地笑了笑,稍稍低頭。

顏勤禮開始講述著他在雍州主持兵事的經過。

顏勤禮出自琅琊一脈,史書上在顏勤禮之後出了一個書法大家,叫顏真卿。

李世民聽著兩位講述著這些年的事宜,沉聲道“溫老先生,這是東宮太子。”

李承乾起聲道“承乾見過老先生,見過顏先生。”

溫彥博只是稍稍施以還禮,又面向陛下,道“老臣還有一件事要說。”

李承乾雙手作揖站在原地,老先生只是看了孤一眼。

心想孤這個名滿長安,賢明朝野稱頌的太子,竟然被老先生無視了?

緩緩坐下來,李承乾摩挲著自己下巴的鬍渣,仔細聽著老先生的話。

溫彥博蒼老的聲音問道“老臣來時看了關中各縣的官倉,如今倉廩豐實,各地衛府也改制好了,陛下!何時東征呀。”

說起東征這件事,李承乾思忖著,遼東那片地向來是中原王朝的一個頭疼問題。

就說不久前,楊廣發動了東征之後,隋王朝轟然倒塌。

眼下大唐要發動聲勢浩大的東征,必定會有一大群人站出來反對。

聞言,李世民長出一口氣,似乎是個很為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