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出幾塊銀餅捧在手上,又道“還請諸位原諒恪。”

一群鄉民見狀紛紛散去,劉仁軌看著這個吳王,撫須道“銀錢就收回去吧。”

“喏。”李恪收回了銀餅站在原地,又道“父皇有命,恪在此地做苦力,直到縣民諒解。”

“村子裡的官道需要修繕一下。”

“喏。”

李恪當即就去辦事。

許敬宗蹙眉看著這個吳王,他穿著一身名貴的衣裳,又叫住他道“吳王殿下換一身衣裳吧。”

看這裡縣民也沒有再為難,李恪的神情也輕鬆許多,便跟上前走入涇陽的縣衙,換上一身粗布衣裳,顯得有些單薄,倒也不在意。

他興致勃勃地走入一群縣民中,與他們一起清掃積雪,而後填補管道上的坑窪處。

劉仁軌站在許敬宗身邊問道“這真是陛下的意思?”

許敬宗頷首道“當然是了。”

“京兆府是太子門下的,老夫怎麼覺得這件事是太子安排的?”

“你怎麼想都可以。”

劉仁軌再問道“太子殿下治理關中只有方略但沒有說過具體要管住關中鄉民。”

許敬宗板著臉站在冷風中,道“老夫很討厭別人總是提問題。”

“為何?”

“你又問了。”

劉仁軌欲言又止,只好言道“若是見到了太子殿下,下官還是會問的。”

現在許敬宗對劉仁軌總算是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他就是一個倔強的人。

許敬宗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撓了撓鼻下的鬍子道“老夫記得太子殿下說過,我等關中官吏行事要積極發現問題,正視問題,提出建議。”

劉仁軌看著遠處的鄉民,道“下官提出問題了。”

許敬宗費神地思量著,接著道“劉縣丞,你犯了一個錯誤。”

“什麼錯誤?”

“太子殿下所言的問題與你的問題不同,身為地方縣丞你可以疑惑也可以不解,可這些總歸是你個人的。”

劉仁軌點頭,“當然。”

“此問題非彼問題,關中萬千鄉民的問題才是我們應該正視的。”

“嗯。”劉仁軌滿意點頭了,他的神情中充滿了信心,如醍醐灌頂,此刻關於太子的那篇文章在思緒中清晰不少,漸漸地能夠明白那篇文章中的要領了。

相比於剛剛接觸這種管理與建設的劉仁軌,許敬宗的經驗更豐富,也更有悟性。

劉仁軌笑道“下官愚鈍,多謝許少尹點撥。”

許敬宗苦笑道“以後不要再問了。”

(本章完)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