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玄奘的來信(第2/4頁)
章節報錯
玄奘書信中說了他出關以後的行跡,並且得知波頗離開人世,他甚至還很高興。
因為波頗是去見了佛,他的死讓玄奘更堅定了西行的道路。
並且感謝唐太子送來的訊息,等他回唐之後,會親自來東宮謝過太子。
在書信中,玄奘並沒有說西域的地理情況,也沒有說大唐該如何攻略西域,這只是簡單的書信,對大唐來說沒有任何的戰略價值。
相比于波頗,李承乾覺得玄奘是一個活得更清白的人,他很乾淨,沒有其他念想。
唯有一路抵達天竺,為了他自己的理想而活。
這種意志堅定又活得純粹的人很難得。
但李承乾又很不喜歡玄奘對東宮太子的稱呼,他稱呼唐太子。
李承乾嘆息一聲,“原來玄奘的理念是這樣的。”
李績詢問道“太子殿下此話何意?”
“原來在玄奘看來,不論是唐人還是西域人,又或者是吐蕃人,都只是人而已,而非身份區別,只要是個人都可以成為佛,他覺得波頗死後就已經是佛了。”
“孤很失望。”李承乾緩緩道。
“是否派兵捉拿玄奘回來?”
“他走得太遠了,他早就離開了塞人的領地,追不到他的,一來一回就是一個春秋,談何容易。”
李績低著頭,贊同太子的話語,如今想要捉拿玄奘談何容易。
被薛萬備提著的高昌使者很緊張,他不覺得自己是唐人的囚犯,他是使者,他是高昌王派人要面見天可汗的使者。
李承乾收起了魚竿,道“不用找他,玄奘會自己回來的。”
“喏。”
將這裡收拾好,李承乾正要走向馬車,見到了高昌使者又道“聽說伱們高昌王禮佛?”
高昌使者不住點頭。
李承乾揣著手道“放開他吧。”
薛萬備將這個高昌使者重重丟在了地上。
高昌使者被摔得慘叫了一聲,慌張地從地上爬起來。
本來薛萬備就是軍中人,他對這種外來的使者沒什麼好臉面,也十分沒有禮數。
李承乾笑道“本以外高昌王會多麼的虔誠,原來在他的王宮中還有很多的金子與銀子,孤真是越來越欣賞玄奘了。”
太子坐上了馬車,李績收整了隊伍,在這片冰天雪地中回長安。
一路上的官道有些顛簸,尤其是從三原縣路過的時候更顛簸了。
靠近長安之後,官道才會平坦一些。
李承乾反覆看著玄奘的信,確認了玄奘確實沒有在信中留下如何攻略西域的暗語。
這只是一卷普通的書信,甚至藉由波頗和尚的死來明志,明他遠行的志向。
如果再有四五年玄奘還不回來,李承乾懷疑玄奘還有可能是個路痴。
太子殿下終於回了長安,李泰得知訊息的時候也鬆了一口氣,還以為皇兄出去一趟會有幾個縣官人頭落地。
這朝堂有很多人的半生都是艱難的,就如李百藥的前三十年人生
或者是許敬宗以前的人生。
又或者是上官儀,裴行儉,劉仁軌。
他們都是經受過苦難的人。
李百藥半生坎坷,許敬宗半生不得志,上官儀年少在戰亂中失去了父親,寄人籬下多年。
裴行儉失去了驍勇的兄長與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