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軌在史書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但這個出身貧寒,文能直諫,武能領兵的人,確實令人過目難忘。

李承乾並不清楚劉仁軌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正如李泰所言,來這裡是為了看看劉仁軌這個人。

心中還是很好奇的。

李承乾也站起身,將魚簍交給李績大將軍,大將軍會把魚送到東宮,又將手中的魚竿交給薛萬備。

在河邊將手洗了洗,李承乾轉頭看去李泰將魚都給放了。

看著從秋雨過後終於安靜下來的渭河,李承乾向著河對岸望去,就能見到不少鄉民正在田地裡忙碌,他們需要將桔梗收拾好,用來點火取暖,或者當作草料賣給別人。

李恪將魚簍掛在了自己的腰間,也將魚竿交給了一旁的薛萬備。

長年戍守在外的薛萬備還是第一次來長安城任職,也是第一次跟著皇子來釣魚。

多半是太子信重的緣故,薛萬備手裡拿著三根魚竿,幫著保管。

李承乾與李泰各自坐上了馬車,只有李恪翻身上了馬背,護衛在太子的馬車邊。

李績讓隊伍整理了一番,這才朝著長安城走去。

與往常一樣,李績大將軍坐在車轅上,親自給太子殿下趕馬。

馬車內,傳來太子的話語。

“薛將軍?”

薛萬備行禮道“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你是河東人?”

策馬在馬車邊上,薛萬備此刻看不到太子的神情,只能從語氣上判斷殿下現在的心情。

“回殿下,末將確實是河東人氏。”

薛萬鈞,薛萬述,薛萬備三兄弟都在軍中任職,其中年長的也就是薛萬備與薛萬述的大哥薛萬鈞,此人是軍中大將。

一家三兄弟都在給李唐效命。

李承乾接著道“河東真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不論是河東的裴氏與薛氏能臣名將輩出。”

薛萬備道“末將慚愧,不如兩位兄長驍勇。”

“你認識裴行儉嗎?”

“回殿下,不認識。”薛萬備又解釋道“這麼多年過了,其實薛氏一家早已沒落,已不及當年了,幾經戰亂之後河東裴氏的人丁也不興旺。”

“你認識薛仁貴嗎?”

薛萬備回道“不認識,若他是河東人氏末將可以寫一書信回去,讓他們將人帶來。”

“不用了。”

聽到馬車內的太子殿下回話,薛萬備重重點頭道“喏。”

李承乾又叮囑道“大將軍不用著急,孤此來是散心的。”

李績拉了拉馬兒的韁繩,讓馬車走得慢一些,也讓太子殿下有閒心能夠看看這渭水河邊的秋日風光。

從長安城出來遊獵的權貴挺多的,就快要到長安城時候,靠近長安的官道上,沿途上有不少買賣皮毛的商販,搭建了不少的酒肆。

有軍中兵馬護送,還有兩駕華貴的馬車,官道上的人迅速避讓,商販停止了叫賣,路人放低了聲音交談,看著這支兵馬走過官道。

直到馬車進入了長安城,這條官道才重新恢復了熱鬧的景象。

進入長安城中,馬車一直到了大理寺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