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接過碗筷,狼吞虎嚥。

郭駱駝不著急動筷,而是先往眼前的篝火中加了一些柴等火足夠旺了,感受到暖意,這才動筷。

這位郭寺卿總是這樣,他辦事不徐不疾,有條有理,雖說沉默寡言,行事總是頗為踏實。

而許敬宗呢,雖說不用懷疑他對太子的忠心,相比於郭駱駝,許敬宗的私心也有。

不論是許敬宗,郭駱駝,還是上官儀,這三人的性格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也不知太子殿下是怎麼把這樣的三個人擰在一起的。

郭駱駝吃著餃子,還在看著雨中忙碌的民壯。

許敬宗剛嚥下一口餃子問道“這些人都是府尹找來的?”

言罷,他一句話剛說完,又往嘴裡塞了一隻餃子。

他們吃得著急,肯定是餓壞了,也累壞了。

李道宗拿著一根細柴,撥動著篝火,火光照映在臉上,低聲道“太子殿下說了,關中各縣就算互相之間有恩怨,在面對大局時應該共同出力,而且縣與縣之間,應該是相互聯絡的,可以相互競爭,但該站在一起時,也該通力合作。”

許敬宗繼續往嘴裡塞著餃子,頭如搗蒜地點頭。

李道宗又將手中的細柴放入火堆中,緩緩道“太子殿下心繫關中各縣,京兆府不敢有半點怠慢。”

“嗯嗯嗚嗚……”郭駱駝嘴裡塞著餃子,不住點頭,同樣認同這番話。

一碗餃子下肚,許敬宗吸了吸鼻子,甚至眼角流下了些許淚水,他感動著道“下官為太子殿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許敬宗竟然哭了,一箇中年男人哭起來的模樣並不好看。

扭過頭不去看他,李道宗沉聲道“餃子里加了薑末,也正好給你們驅寒,吃完休息片刻。”

因長時間在雨中,手掌一直都是溼的,此刻許敬宗的手掌上多是褶皺,他恭敬行禮道“下官領命。”

現在的太子殿下終究與以往不一樣了,想得更多了,對待朝臣也越發遊刃有餘。

李道宗揣著手,惆悵地望著漫天雨水,心裡有些擔憂。

許敬宗與郭駱駝躺在篝火邊睡著了,修建河堤的民壯也換下來了一批,李道宗親自監督著河堤修繕。

從涇河的上游看去,往下游望去,能夠見到河道兩岸用沙袋立起了兩道牆。

洶湧的黃河水一路朝著下游奔騰而去。

今年的秋天,吐蕃使者與鴻臚寺的官吏大吵了一架,這件事最後以吐蕃使者桑布扎的道歉而作罷。

秋日遊園之時,許圉師遭到了刺殺,所幸人沒事,對方派來的是個死士,要追查這個幕後主使多半不容易,但大理寺孫伏伽會一直盯著這件事,直到有人露出了馬腳。

魏昶雖打探不到關中以外的訊息,不過他經過幾次向大理寺的官吏打聽調查過程。

魏昶身為長安的地頭,又是個對形勢十分敏銳的人,他懷疑對方有意將線索往關外引,來混淆大理寺的判斷,幕後主使多半還在長安。

他的判斷理由是因死士自殺前並沒有想逃離的意思,就算他不自殺,幕後主使也會除掉這個刺殺失敗的死士。

李靖大將軍把軍中將領的名單給了陛下,衛府改成折衝府,軍權進行了一**規模的調整。

在集權之下,兵權又一次以更加牢固的形式,握在了皇帝手中。

再有西域不明不白死了一個互市使者。

所以說,這個秋天是個多事之秋。聽說父皇的風寒好轉了,李承乾提著食盒走入甘露殿中。

從中原文明有了吃飯這件事之後,在生產生活中,人們離不開吃飯,因此吃飯所具有的意義是非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