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章 要一起完成的事(第1/3頁)
章節報錯
本來,長孫無忌前來面見陛下就不是來聽陛下說這些事的,而是為了詢問朝中的非議,就在今年陛下又革職各地官吏兩千人,調任六千人,一度鬧得各道州與洛陽,乃至長安城的人心惶惶。
皇帝在御史臺養出了一群極其善於察人與錢往來的御史,這些御史以此為生,查探藏匿的錢財,分析人情往來,成為了那些御史最擅長的事。
而其中最得力的御史,就在李義府麾下。
因此朝中覺得李義府為人狠辣,很多人就懼怕他,好在執掌御史臺的是上官儀不是他李義府。
在糾正不正之風,查處官吏徇私,私收錢財之事上,這位陛下的眼底裡容不下沙子,該殺的就殺,該流放的就押送西域種樹。
說起種樹,長孫無忌心中又有感慨,西域的樹種了二十多年了,還在種著,皇帝要在西域種樹的念想從未斷絕過。
就算是種下一批樹死了,那就來年再接著種,週而復始很多年了,總算在沙州附近種出了一大片樹林。
這位陛下就是這樣的人,一件事能夠執行數十年不懈,種樹也是,處理朝政也是。
從貞觀到如今三十多年了,這三十多年足夠改變一代人,這社稷也換了一代人。
陛下正在說著松贊干布,長孫無忌就站在一旁安靜地聽著。
李承乾向內侍眼神示意,收到陛下的目光內侍忙將椅子遞上,道“趙國公且坐吧。”
長孫無忌行禮道“謝陛下賜座。”
聽罷兒子的話語,李世民又詢問道“關中的新豐酒只要三錢一碗?”
李承乾將手中的書卷放在桌上,重新坐下來,又道“近年來關中的釀酒作坊多了不少,新豐酒自然便宜了。”
李世民又道“輔機?”
長孫無忌應聲道“老臣在。”
“當年你與朕初來長安時,那時候一碗新豐酒多少銀錢?”
長孫無忌仔細一想,又道“二十錢。”
李世民頷首,“可以痛快地飲酒了,朕卻老了。”
長孫無忌又道“當年與陛下共飲,亦暢快無比。”
李世民會心一笑,低聲道“松贊干布是要將吐蕃交給你了?”
“回父皇,其實松贊干布寫的是一篇策論,當初郭正一交給兒子時就說是一篇治理吐蕃的策論,而不是將贊普之位交給朕,他也沒說要退位。”
李世民輕哼一聲,“你都是天可汗了,還在乎一個贊普之位?”
“父皇所言極是。”李承乾遞上一杯茶水道“兒臣不在乎一個贊普之位,兒臣在乎的是吐蕃西北的大雪山,這道屏障兒臣志在必得。”
長孫無忌又接過陛下遞向自己的茶杯,這茶杯拿在手中有種磨砂的質感,這是一種磨砂質感的琉璃所制的杯子。
見舅舅對這個杯子好奇,李承乾解釋道“本來少府監準備要做質地更好的琉璃杯,可在燒製的時候出了岔子,雖說是殘次品可拿在手中卻有一種意外之喜,偶然得之,朕很滿意。”
長孫無忌飲下一口茶水,小心翼翼將杯子放在桌上。
“松贊干布說大唐想要一統吐蕃需要下更大的決心,就像是朕當年在洛陽城殺的那些人,吐蕃的舊貴族也該抹去。”
李世民瞭然道“松贊干布讓你殺人?”
李承乾搖頭道“殺吐蕃的貴族不是一個上好的選擇,也不打算殺了這些貴族,兒臣明白松贊乾布的意思,將舊貴族清除就是將骨頭打斷,重塑吐蕃的筋骨,這些事中書省的十九個侍郎已議了一月之久了。”
如今中書侍郎都有十九個了,朝中的中書省多半都要坐不下人了。
李世民心中清楚,這件事終究還會交給許敬宗去做,放眼朝野只有許敬宗最適合做這件事。
李承乾道“舅舅近來如何?”
“老臣一切都好。”
“身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