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走入長安城(第2/3頁)
章節報錯
聞言,長孫無忌掃了一眼四下,大致明白了這裡的情形,其實這裡也有不少的內侍。
李世民走入這處食鋪的後院,這裡很潔淨,這是宮裡帶出來的習慣,爐子內還點著火。
這裡沒有女人,潔淨如洗,還有幾個孩子在這裡正在學著寫字。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還有李孝恭安靜地看著這一幕也沒有說破。
聽著他們的講述,原來當年的那些人離開皇宮之後,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皇帝給他們安排了能夠謀生的工作,甚至是產業。
宮女離開皇宮之後也能夠改嫁,而這些人離開之後,那裡也變得冷清清的,李世民也不願意在這樣的宮裡多待。
見幾個內侍疑惑,李世民道“莫問朕為何會來長安城走動,當今皇帝讓朕來的。”
留下這句話,李世民就帶著長孫無忌與李孝恭離開了。
接近午時,長安城內熱鬧非凡,屋頂上還有沒有融化的積雪,在陽光照耀下,它們正在融化,從屋簷滴著水。
李世民來到崇文館的食肆,在這裡用了一頓飯,吃著可口的飯菜道“朕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李孝恭頷首,又見長孫無忌與一個年輕的學子談了許久,又小聲道“陛下,這趙公恐怕是要將這個學子收入門下了。”
李世民擱下手中的筷子,“這裡是崇文館,這裡的學子都是皇帝門下的。”
長孫無忌將這個學子領來了。
“崇文館學子蘇味道,見過兩位長輩。”
眼前就只有長孫無忌表露了身份,李世民與李孝恭都是一臉的笑意。
長孫無忌道“說說你對如今的朝中政見。”
“喏。”蘇味道又行禮道“先前趙公與學生商討支教之策,過了上元節小子就要去支教,但又覺得如今的支教還可完善。”
李世民喝著茶水沒有當即開口。
李孝恭道“如何完善?”
蘇味道又行禮道“在下以為應該增設學館,讓支教的學子能夠留在各地,能夠在各地成家。”
注意到陛下的目光,長孫無忌會意之後,問道“你是武功縣人?”
“回趙公,小子是河北人氏。”
這個蘇味道在三人心中留下了印象,李世民離開了崇文館的食肆,在沒有打擾其他人的情況下,離開了崇文館。
長孫無忌道“陛下不去見見盧照鄰嗎?”
李世民道“聽聞這個盧照鄰很是靈醒,朕要是走到他面前,三言兩語就能看穿。”
長孫無忌道“通經史者,的確善於辨人。”
為什麼說盧照鄰學經史呢,這是長孫無忌看過當年其人的文章所得出的結論。
與蘇味道那樣的人不同,蘇味道給長孫無忌的感覺是驚喜,而盧照鄰給他的感覺就是理所應當。
盧照鄰本就是幽州大族一系,又是范陽盧氏,年幼時就跟隨江南大儒讀書了。
因此,對長孫無忌來說要查盧照鄰很簡單,世家子弟的蹤跡太好尋找了,甚至可以將盧照鄰的生平查一個乾淨。
即便不在朝中任職了,可對長孫無忌來說要查一個人,還是很簡單的。
“聽說張玄素要辭官,又被陛下給留下了。”
李孝恭忽然說了一句,李世民道“朕記得這個人。”
長孫無忌道“如今吏部侍郎有兩人,一位是杜正倫,一位是張玄素,陛下不想張玄素離開朝堂,多半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手替上,若張玄素能夠為陛下尋一個吏部侍郎,那陛下是可以准許他告老的。”
李世民道“怎麼?朝中老臣要告老,他還推三阻四?”
李孝恭跟在一旁聽得心不在焉,摳著指甲縫。
當初張玄素也是貞觀年間的舊臣,也是太上皇一手擺到吏部侍郎的位置上的。
可新帝登基之後,十餘年間一直在吏部侍郎的位置上,也沒有得到升遷,哪怕是看在太上皇的情面上也該升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