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有著獨特的氣候以及光照優勢,每當這個時節,柿子與瓜果就會豐收。

一個時辰,這個老農的瓜賣完了,他拉著自己的車離開了城門口。

許敬宗還坐在城牆邊,手中的瓜也吃完了,疑惑道“陛下要制定新政了?”

上官儀道“現在的中書侍郎有二十人了,這就是新政之一。”

本來,中書省只有兩個位置的中書侍郎,一下子增補到了二十人,反倒是平攤了中書省的權力。

每每遇到政事,中書省總是吵鬧不休。

上早朝的人也越來越多,從中郎將開始,但凡五品的裨將都要參加早朝,文吏也從五品官吏開始就要早朝。

上官儀站起身,伸了一個懶腰道“真是越來越熱鬧了。”

許敬宗道“何止朝中熱鬧,崇文館,弘文館,四方館,文學館的學子也越來越多,長安城隨手抓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都是學子。”

這也沒辦法,關中發展至今,如今最稀缺的資源反倒不是房子了,而是入學的名額。

能夠在四個學館入學的孩子,都是關中各縣精挑細選,其餘沒有被選上的孩子,只能去各縣讀書。

也正因如此,長安城內的學子都是同齡人中最優秀的,也使人才在長安城過分地集中。

即便是能夠在中原各地數得上來的年輕才俊,最後也不得不來長安城一趟,即便不參加科舉,如果沒來過長安就稱不上,見過天下英傑,更不知天地遼闊。

未來十數年,因這經營許久的四座學館,長安城依舊會成為一個人才虹吸的口子。

是因為支教緣故也好,還是入仕也好,只要皇帝讓科舉在長安舉辦,天下才俊都會來長安城走一趟。

杜正倫適時出現在兩人身邊,拿起另一半沒吃的甜瓜,拿在手中吃著,嘴裡傳來咀嚼甜瓜的清脆響聲。

許敬宗扭頭看向這個不請自來的客人,有時候看這個傢伙挺不順眼的,很想揍他,心中暗想,難怪這人一直得不到升遷。

“不用這麼看著老夫,吃你半個瓜罷了。”

許敬宗又收回目光,看著繁忙的官道,又道“你來做什麼?”

杜正倫道“吃瓜,這個季節不吃瓜,太可惜了。”

見兩人目光還看著自己,杜正倫低聲道“半個時辰前,陛下傳來旨意了。”

“什麼旨意?”

“陛下有旨,在中書令與侍中之側增加兩位左右僕射,許敬宗任職左僕射,褚遂良任職右僕射,上官儀身兼中書侍郎,執掌御史臺,加賜銀青光祿大夫。”

許敬宗一拍大腿道“這個瓜吃得太值了。”

上官儀快步離開,找了官道邊的另一個瓜農,用銀錢買下了一車甜瓜,朗聲道“杜侍郎,先前多有失禮,這一車瓜都送你了。”

杜正倫笑道“多謝了。”

許敬宗懊惱道“這個褚遂良……”

升遷本是高興的,本來以英公,馬周,于志寧三人為中心的朝局增設到了五人,也就是在左右僕射,位列所有侍郎之上,依舊身兼尚書。

偏偏多一個褚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