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總計就是十一年。”

“正是。”

李承乾道“朕不在乎大唐的臣子多麼有才學,也不在乎他們的詩文多麼冠絕天下,只要他們的才能,適合社稷。”

“喏。”

這片中原大地真的很養人,總會培養出一大群的才俊,讓中原大地的才俊一代代走出來。

“朕希望這十一年不再是不成文的規矩,朕希望這是崇文館的明文。”

蘇亶道“臣可以在崇文館寫下規矩。”

一頭鹿走到身邊,李承乾輕拍它的脖子。

年幼的學子且不說,只要學子開始支教,就可以得到朝中的月錢,支教結束之後入軍中,還有錢餉,入朝中為官就有祿米。

層層遞進,一個年輕人從支教開始,只要他能夠堅持下來,那麼他在往後的數年,甚至還能攢下一些銀錢。

而這四年間,他們是幾乎不用成本的。

李承乾與蘇亶的一場談話,就將未來數十年間的人才篩選方略定下了。

關中,千牛衛折衝府,程咬金坐在大營的轅門前還在抱怨著,“牛進達這個混賬去了西域,孃的!這裡的累活都落在了老夫頭上。”

侯君集笑呵呵道“我們這些老兄弟,只有你還能用了。”

程咬金道“可嘆,秦二哥與敬德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了,老哥哥們都老了。”

一頭白髮的侯君集看到了遠處有一隊人正在走來,推了推發愣的程咬金,道“人來了。”

待這群年輕人到了近前,不耐煩的程咬金站起身,朗聲道“小子們!”

一群穿著青衫或者布衣的年輕人快步而來。

這個時辰,這個時節關中的天還有些熱,吹來的風也是又熱又幹,程咬金整了整身上的甲冑,朗聲道“你們這些小子都是崇文館來的?”

這些學子紛紛遞上文書。

這些學子往後多半是文官,即便是文官也要來軍中歷練兩年。

瞧著還有幾個瘦弱的學子,程咬金帶著笑容,打趣道“來軍中有不少苦吃,你們現在走還來得及,某家不為難你們。”

一個年輕人站出道“大將軍,我等早就聽聞狄仁傑,裴炎也是科舉入仕,誰說文吏之流就不能入軍了?”

“好!”程咬金朗聲道“你們想立軍功,就去西域,去南詔,來老夫這裡作甚?”

剛講話的年輕人再道“大將軍,立軍功不分早晚,我等皆是奉命前來,待朝中需要我等披甲上陣,亦不會退縮。”

程咬金伸手重重拍在講話的這個年輕人肩膀上,問道“小子,報上名來!”

“在下宋之問。”

還有人站出來道“趙彥昭還請大將軍賜教。”

“沈佺期!”

“李嶠!”

“徐齊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