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母后與妹妹的安排(第2/4頁)
章節報錯
李承乾指著他道“去年才將人手送出去,這才過去一年就快辦不下去了?”
許敬宗連忙道“下官這就去查問。”
李承乾指著散落一地的奏章罵道“你看看這些勸諫的奏章,他們要將支教方略毀了!”
許敬宗臉色一黑,沉聲道“支教困難乃是京兆府辦事不利,與太子方略何干,臣不服!”
“孤讓你因地制宜,讓你下查民情,你這兩年將這些話丟到哪裡去了,現在就告訴你,要解決不了這些事,你也去西域,給孤去挖坎兒井。”
“喏!”
許敬宗慌忙行禮,捲起地上的一大堆勸諫奏章,快步離開。
剛發了火的太子整了整衣襟,深呼吸幾口氣,回頭看向這裡的一眾官吏。
眾人紛紛低下頭躲避著太子的目光,默不作聲地忙著各自手頭上的事。
今天長孫皇后主持遊園,邀請了不少勳貴功臣,李世民與皇后坐在車駕上。
秋收已過去,就要入冬了,皇帝坐在曲江池的一處樓閣中,身邊是一個太監的稟報。
“陛下,那許敬宗被太子殿下罵了一頓之後,他許敬宗按照勸諫奏章上的名字,挨家挨戶去各家問話。”
“怎麼?他許敬宗要與各家打架嗎?”李世民饒有興致地問話。
“倒也不是,此事有點古怪。”老太監回稟道“說是去收集意見,那些對支教有不滿的人挨個詢問,想問問他們對支教有何不滿之處京兆府與崇文館可以改進。”
“哦?”
“還有,倒是有幾家蠻橫不講理,與許少尹打了一架,許少尹身手了得,連續去各家打架都不落下風。”
李世民錯愕地笑了笑,看向面前的舅父。
高士廉本不想來這一次遊園的,本著事關孫兒的大事,這才不情願地來看看。
“之後許敬宗又讓京兆府做了一件事,將各路勸諫支教的言官的意見,統統記錄下來,他們對支教的不滿之處都張貼在了京兆府門前,讓他人看,讓他人評論。”
“這些人對支教有意見,想要反駁支教之策,許敬宗自是不能應付這麼多人,與其這樣,不如將他們自以為支教應該如何如何的想法,都貼了出去,反倒是又有人對這些言官提出來的勸諫不滿了。”
老太監說完,李世民問道“舅父以為此舉如何?”
高士廉咳了咳嗓子道“支教方略是好的,許敬宗此舉讓各家勸諫的言官進退兩難,如此一來往後誰也不敢再議論支教之策了,只要有人敢勸諫,京兆府就會再拿出來,讓更多的人品評。”
“各縣是各縣的問題,朝中有朝中的問題,若承乾只顧按照朝臣的方式行事,反倒是落了下乘。”
李世民冷哼道“這小子若能聽話,就不是他的行事作風了。”
高士廉目光看了看四下道“老朽的外孫兒怎還不來?”
“陛下,許國公,太子殿下到了。”宮女指著曲江池邊。
高士廉抬眼看去,見到了身形修長的年輕人站在曲江邊,這是自家的大外孫,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認出來。
他笑呵呵道“承乾與陛下長得越來越像了。”
李世民道“他可不像朕能夠聽得進去朝臣的勸諫,朕也不會用這些手段來對付朝臣。”
秋風吹入樓閣內,高士廉的鬚髮飄動著,他道“一個有手段的儲君比一個只會聽之任之的孩子更好,他有自己主見並且能夠踐行,而不是被他人左右。”
“陛下若想將來的皇帝是一個守成且不需要成就的皇帝,也就不需要讓房玄齡做太子的老師,更不需要讓于志寧來輔佐太子,更不用將大權給他,尋一個德高望重的儒生來教導太子便足矣。”
“可陛下恰恰沒有這麼做不是嗎?當下的朝堂,東宮門下的勢力早已站穩了腳跟。”
高士廉的臉上掛著驕傲的笑容,笑道“呵呵呵……老朽失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