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來長安的祿東贊(第3/4頁)
章節報錯
李承乾神色帶著笑容,時而笑笑,問道“要是祿東贊換作父皇,這一仗要如何打。”
父皇的神色忽又意氣風發,他的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說起了在他心中的謀略。
佯攻松州,連夜拿下伏俟城,等唐軍反應過來時候,拿了伏俟城大軍捲走糧草之後,再千里奔襲,直取正在建設的西域都護府。
如此一來唐軍疲於奔命,還可以再派出第三路兵馬奇襲梁建方兵馬。
聽父皇講述著,好似真的在戰場上一般。
李承乾搖頭道“以父皇的風格應該不會這麼打。”
“哦?”
“兒臣以為,若父皇是祿東贊,應該會佯攻松州,再率領主力拿下伏俟城,東進河西走廊,將剛修建好不過三年的河西走廊的一戰拿下,屆時大唐佈局數年的心血,便毀於一旦了。”
李世民忽然開懷地笑了笑。
言至此處,李承乾放下手中的文書,又從一旁拿出地圖,“兒臣去過龍首原了,也見到了袁道長。”
想著承乾竟在為修建夏宮的事奔走。
朝野上下都還在戰爭勝利的喜悅中,只有這個兒子還在為這些事奔走。
李世民心中覺得有些寬慰,又拿起茶碗喝著。
李承乾指著地圖上畫出來的一片區域道“兒臣想要在這裡建設一片宅院,並且將這片地方圍起來,規模不大,希望能夠保留龍首原的地貌。”
“這是袁天罡的意思?”
“並不是,袁道長說龍首原的這片地貌很難得,如果建成宮殿,那宮殿就會奪去這原本較好的地貌,往後就會少一片風景。”
李世民頷首。
“因此兒臣以為不在這裡建設宮殿,保留龍首原的風景,也可在這裡建設一片宅院,父皇閒暇之餘去走走,去看看,這不是一段佳話嗎?”
皇帝都是喜歡佳話的,佳話往往會流傳在人們的交談中,最後成了故事,被後人稱頌。
“這件事你來安排。”
父子兩說完,李承乾也沒有離開這裡,而是默不作聲地收拾,將一些卷宗放到書架上,再將一些閒散的物件也收拾好。
而後坐在一旁品著今年江南送來的新茶。
宮女端來一盆糕點,行禮道“陛下,太子殿下,這是長樂公主炙烤的米糕,讓奴婢送來。”
李世民正在書寫著對邊關將領的旨意。
看父皇沒空說話,李承乾接過這盆米糕讓她退下,一邊吃著,還看著掛在椅子上的一匹綢緞。
李承乾嘴裡嚼著米糕,準確地來說這應該是年糕,吃起來很軟糯,目光打量著這個綢緞。
注意到兒子的目光,李世民擱下筆解釋道“這是伊犁河的咥利失可汗派人進獻給朕的。”
李承乾拿起這厚重的綢緞,看著上面形狀似花的點綴。
“當年漢武帝將細君公主遠嫁去了烏孫,當時就有了這種穹隆為室兮氈為牆,這種花氈可以數十年不壞。”
“原來這是烏孫的工藝。”
李世民輕笑道“當年的烏孫古國不在了,不過烏蘇古國的舊人都還在,這些技藝也都保留了下來,他們有的成了塞人,有的成了西突厥人,還有的成了個高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