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與裴行儉作為前軍一直走在最前頭,與後方的梁建方將軍的兵馬隔著五里地。

不停有斥候來報傳遞訊息。

走了一個時辰了,也沒見到敵軍。

王玄策忽然住馬,遲疑地看著四周。

裴行儉也拉住馬兒的韁繩,問道“怎麼了?”

王玄策低聲嘀咕著,道“不踏實。”

也不知他為何覺得不太適合,繼續沿著布哈河走,多半就要到青海地界了。

裴行儉回頭看了看後方的隊伍,三百人的隊伍都已停下了,便問道“有埋伏?”

“不急,我們先捋一捋,與吐蕃人該如何打仗?”

裴行儉道“這裡是平原,前面就是青海的那座大湖,在這裡打仗無非就是奔襲,包抄,阻擊,迂迴?”

王玄策拿出一張地圖,這是李震將軍交給自己的,地圖上畫著一條路,這條路沿著日月山南下,穿過多瑪河與清水河,可以徑直去邏些。

王玄策不知道,這其實是一條十分重要的道路,為唐蕃古道。

這張極其詳盡的地圖傳聞是魏王府編撰的地圖,再有東宮太子註明的路線。

此刻給了這支就要深入吐蕃的兵馬,極大的自信,有地圖就有方向就知道該怎麼打。

他言道“走這邊。”

裴行儉領著人朝著青海湖的另一個方向走去。

青海南面,祿東讚的面前也放著一張地圖,他低聲道“我們的茹本不擅長攻打唐人的城池,現在唐人的後方馳援已到了,我們不能繼續攻城,松州的守軍更多。”

松贊干布坐在一旁,喝著茶水問道“我們失敗了?”

“桑布紮在長安城已徹底激怒了唐人,只要唐人敢追出來,我們就能截斷他們的前後方。”

說話間,祿東贊猶如一箇中原人傳說中,坐於後軍大帳的將軍,指揮若定,將一個個命令傳下去,一個接著一個地茹本策馬而來,接過命令之後,又策馬離開。

又有吐蕃勇士前來稟報,祿東贊得到這個訊息有些遲疑,還有些不敢相信,有一隊唐人兵馬駐紮在青海湖北面。

領兵的將領正是戍守河西走廊的李震將軍。

“唐軍在青海湖北面不動了?”

祿東贊聽到這個訊息,先是思量再思量,好似河西走廊的兵馬根本不是來給松州解圍的,而是來保護青海以北的。

松州是松州,河西走廊是河西走廊。

松贊干布道“在唐人官吏的傳言中,河西走廊是東宮太子主持修建的,有人說河西走廊就是東宮太子的家業。”

祿東贊遲疑地看著地圖。

貞觀十二年,六月的下旬,駐守在青海的那支隊伍依舊沒有動靜,依舊防禦著青海的北面。

半個月了,沒有任何的動靜。

向來行事穩重的祿東贊依舊對青海北面留有警惕,只要李震將軍的兵馬敢南下,隨時派出人手去阻擊。

唐人的將領不僅僅驍勇,而且還多謀,當年祿東贊親眼看著吐谷渾在唐人的將領手中覆滅。